根据流传下来的《三国志》记录,魏国曹操的手下确实有五子良将。
关于历史上的曹操的五子良将,陈寿《三国志》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张郃巧变为称,乐进以骁勇显名,张辽果敢沉稳,徐晃却以严谨著称。
所谓“五子良将”,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代间,曹魏集团的五位军事统帅的合称,他们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后将军徐晃。
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县)人。先为并州刺史丁原部下担任从事,后来又
归附董卓,董卓死后,张辽又带兵投靠了吕布,在吕布手下任骑都尉。后来,吕布在下
邳被曹操和刘备打败,最终归附曹操。武功高强,有勇善谋,多次建立奇功。建安二十
年(公元二一五年),孙权攻打合肥,他率敢死队八百余人守城,奋勇突击,大破吴军
。吴军一听见张辽的名字,便人人胆寒,连吴国小儿夜间啼哭,一听说张辽二字便不敢
哭了。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亲征,三路伐吴。张辽与诸将大破东吴大将吕范
军,遂因病死于军中,谥刚侯。
张郃,魏国名将,字义,河间县人。早先为袁绍手下大将,官渡之战后归曹操。有勇
有谋,能征善战。诸葛亮伐魏时,他率兵追赶,被诸葛亮用伏兵射杀于木门道中。
徐晃,字公明,河东杨郡(今山西省)人。曹操手下名将,武艺高强。原为杨奉部将,
时值汉献帝被李、郭汜劫持,保驾立功。后归附曹操,作战勇敢,兼有谋略,深得曹
操喜爱。曹仁守樊城时,徐晃前往救援,不因与关羽有私人友谊而废公事,仍举斧与关
羽大战八十余回合。孟达于新城谋反时,司马懿调徐晃急行军赶往新城,诛杀孟达,反
被孟达一箭射中额头,回营后死去,享年五十九岁。
乐进,字文谦,曹操猛将。擅打仗,最早投奔曹操,为帐前吏。后跟随曹操讨吕布,攻
张绣,战袁绍,多有战功。乐进一生征战无数,与于禁都出身于行阵卒吏,
如果不是有曹操这样的识才者,这两位最活跃的武将就将永恒的被埋没。
于禁,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二一年,曹操大将。字文则,泰山巨平(今山东泰安)人
。弓马熟练,武艺出众。初在鲍信手下剿灭黄巾军,后归附曹操。参加过攻打吕布、张
绣、袁绍的战事,因战功拜虎威将军、左将军。建安二十四(公元二一九年),助曹仁
守樊城,不听庞德的进言,适遇大雨,被关羽水淹七军,兵败投降关羽。孙权夺取荆州
后,被送还魏国,不久病死。
魏国的五子良将,是曹操军队的中上阶级,魏国名将众多,此五子良将可比蜀国的五虎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