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一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展开序幕,赤壁战役、攻城战、英雄美人的传说,从未在时光中褪色,重现千里激战的万人战场,新三国群英传OL[私服版]全新开战。不仅带来领兵上阵的快感,更带来万人杀敌的新感受,全新特色四大职业,猛将,方士,豪杰,军师,愿以此全新玩法,魔化BOSS,拉风的兵种,炫丽装备,耐玩版,献给所有热爱三国群英传的新旧玩家。
 
网站首页 三国群英传家族 三国群英传文章 工具下载
聚光灯下的天皇贵胄政治弃子曹植
文章作者:三国 文章来源:www.youez.com 更新时间:2014-12-11 20:01:54 
曹植 (192~232),字子建,三国时期曹魏诗人、文学家。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他生于汉献帝初平年间,时值天下大乱,自幼随父转徙于军旅,直到建安九年(204年),曹操消灭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现北中国大体统一,才安定下来。
 早期的曹植是受到曹操的宠爱,曹操也曾一度欲废曹丕而立其为王世子,得曹丕之嫉恨也在情理之中。若不是一些大臣的竭力反对,曹植真的就被立为世子了,曹丕与其弟曹植的斗争也就从这时代开始了。最为不值的是,曹植根本就没有跟曹丕争夺帝位的想法,最后也被宠爱他的父亲所抛弃了,一山不能容两虎,历史上兄弟争位的典例太多了。有一次,曹操出兵打仗,曹植、曹丕都来送行,临别时,曹植高声朗读了为曹操所写的华美篇章,大家十分赞赏。曹丕见状怅然若失,吴质对他耳语说:“王当行,流涕可也。”于是曹丕当即泪流满面,感动得曹操也欷歔不已。(政治家通常都是优秀的行为艺术家,此言不虚)还有一次,曹操欲派曹植带兵出征。带兵出征是掌握军权的象征 ,是曹操重点培养的征兆。结果曹植在出征前酩酊大醉,曹操派人来传曹植,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一气之下取消了曹植带兵的决定。看来,曹植只配当个不拘小节的文学家,难以担当足智多谋的政治家。   自然曹丕成了胜利者,最终继承了帝位。虽说曹丕的地位和权力已基本巩固,可嫉恨曹植的念头没有改变。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也曾把曹丕的使者扣押起来,但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七步诗”取譬之妙,用语之巧,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民间流传极广。周恩来总理就曾引用于“皖南事变”的题词里以批判国民党军(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最后,“七步诗”便成了曹植的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只降低曹植的官爵作罢。
  曹植一直生活在富有浓厚政治、文学氛围的家庭中,深受时代的熏陶和父亲曹操的影响。集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的一代英豪曹操,非常爱惜文才,身边网罗了不少有才之士,曹植在这种文学氛围中如水得水,极大地发展了自己的文学才能,幼年即崭露头角。他十岁便能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同时,还长于书法绘画、熟悉乐曲,爱好舞蹈、击剑,可以称得上是多才多艺,曹操对他颇为宠爱。建安十五年(210年),曹操在邺城所建的铜雀台落成,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 曹植“援笔立成”,一挥而就《登台赋》,第一个交卷,曹操看后,赞赏不止,此后“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对他寄以很高的期望,认为他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产生了要打破“立长不立幼”的老规矩的念头,要将王位传给这个文武全才的儿子曹植。
  可以说,曹植是真正的天皇贵胄,他的父亲曹操是当时北中国实际意义上的统治者,他的母亲武宣皇后卞氏后来成为魏武帝曹操的正妻,与他一母同胞的哥哥曹丕是魏武帝曹操的嫡长子。与同被称为“三曹”的哥哥曹丕相比,他多了一份才气和率性;与后来的魏晋名士嵇康相比,他多了一份清贵与显赫;与亡国之君李煜相比,他多一份乐观与豪迈。做为一名自幼便深受父亲宠爱、几度“欲立为嗣”的皇子,他前期一直是在聚光灯下,在相对安逸的环境中过着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他的一部分作品反映了其鲜衣怒马、斗鸡宴乐的糜烂情状。如《斗鸡篇》里说:“长宴坐戏客,斗鸡观闲房” ;《名都篇》有:“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揪间”,生动描写了其 “骑射之妙,游骋之乐”。然他又与一般的贵公子不同,并未沉迷于斗鸡走马之中,而是胸怀大志,欲“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他前期的诗歌慷慨豪迈,表现了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如他的名作《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此诗赞赏幽并游侠儿的高超武艺和爱国精神,充满豪壮乐观的精神,寄托了他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憧憬。他的《薤露行》则以“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和“孔氏删诗书,王业粲已分。骋我径寸翰,流藻垂华芬”自许,表现出他的远大政治抱负和文学上的高度自信。
浏览次数:43
最新文章
· 还原历史真相“吕布戏貂蝉”...
· 留不住青春,留不住岁月——三国群英传...
· 三国历史人物——钟会...
·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聪明——袁绍...
· 三国历史人物——司马错...
· 刘备为什么要收留走投无路的吕布呢?...
· 三国历史中曹魏四友分别哪四位?...
· 三国群英传故事: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 历史上曹操因何事没选曹彰为太子?...
· 历史上曹植与甄宓的恋情存在吗?...
热门文章
·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 曹操杀了或逼死了哪些人...
·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典故...
·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是什么意...
· 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上将?...
· 剑灵三国---武神塔第一层攻略...
· 东吴四英将分别是哪四个?...
· 大家怎么看待曹操这个人物?...
· 赵云一生为什么不受重用?...
· 历史上的刘禅是什么样的人?...
·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谁?...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更多私服网站帮助工具下载友情连接

Copyright 2013 www.youe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此站最终版权归属于 三国群英传发布网 所有
浙ICP备090235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