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一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展开序幕,赤壁战役、攻城战、英雄美人的传说,从未在时光中褪色,重现千里激战的万人战场,新三国群英传OL[私服版]全新开战。不仅带来领兵上阵的快感,更带来万人杀敌的新感受,全新特色四大职业,猛将,方士,豪杰,军师,愿以此全新玩法,魔化BOSS,拉风的兵种,炫丽装备,耐玩版,献给所有热爱三国群英传的新旧玩家。
 
网站首页 三国群英传家族 三国群英传文章 工具下载
十面埋伏:孔明设伏擒张任
文章作者:三国 文章来源:www.youez.com 更新时间:2014-12-23 21:19:20 

此计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庞统被蜀将张任射杀,孔明闻听十分震惊,便亲自统兵前往四川。孔明派张飞先行。张飞所到之处,蜀兵望风归顺。张飞到达雒城后,见到了刘备。刘备、张飞几次与雒城守将张任交锋,各有胜败,但雒城依旧在张任手中。
  正在这时,孔明率人马来到雒城,询问了雒城的情况。降将吴懿说:“守将张任,是蜀郡人,很有胆略,不可轻敌。”孔明决定先捉张任,然后攻取雒城。
  在雒城东有一座桥叫“金雁桥”。孔明骑马到桥边绕河看了一遍。回到寨中,对黄忠、魏延说:“离金雁桥南五六里,两岸都是芦苇丛,可以埋伏。魏延带领1000枪手伏在左面,单戮马上的敌兵;黄忠率1000刀手伏在右边,单砍敌兵的坐骑。杀散了敌军,张任必定从东面小路逃走。张飞率1000人马,埋伏在这条路边,擒捉张任。”接着,又令赵云埋伏在金雁桥北:“等我诱引张任过桥后,你就把桥拆断,然后列兵在桥北,使张任不敢往北走,逼他向南撤退,进我们的埋伏圈。”调兵遣将完毕后,孔明亲自去诱敌。
  张任得知孔明前来攻城,忙教张翼等人守城,自己与卓膺分别率领前队和后队,出城退敌。孔明带着一支不整不齐的队伍,过金雁桥与张任对阵。孔明乘坐四轮车,头戴纶巾,手摇羽扇。两边有100多骑兵簇拥着,远远地指着张任说:“曹操仗着百万军队,听到我的名声,吓得望风而逃。你是什么人,敢不投降?”
  张任见孔明军伍不齐整,在马上冷笑道:“人说诸葛亮用兵如神,原来是有名无实。”说完,把枪一摆,率军一齐杀过来。孔明丢了四轮车,上马向桥后退走。张任从背后追赶过来,一直追过金雁桥。正在这时,只听一阵大喝,刘备从左边,严颜从右边,一齐冲杀过来。张任知道自己中计,急忙回军,却见金雁桥已被拆断。正想朝北退却,只见赵云率军隔岸摆开,于是不敢北去,直往南绕河逃走。
  走了不到几里,到了芦苇丛杂的地方。魏延一军从芦苇丛中忽然出现,用长枪乱戳;黄忠一军伏在芦苇里,用长刀只剁马蹄。张任的骑军纷纷摔倒被俘。步兵见势不好,哪敢再来?张任只带着几十个骑兵往山路而退,正撞着等候在那里的张飞。张任正想夺路而逃,张飞大喊,一声,众军齐上,把张任活捉了。部将卓膺见张任中计,也早就投降了赵云。
  张飞押着张任,来到刘备的帐中。孔明也在刘备身旁坐着。刘备对张任说:“蜀中的各位将领,纷纷望风而降,你为什么不早点投降呢?”张任怒目而视,叫喊说:“忠臣怎能事从两个主人呢?”刘备说:“你不识时务啊!投降即可避免一死。”张任说:“今日就是投降了,日后也会变节的。你快把我杀了吧!”刘备不忍杀他,张任破口大骂。孔明令人斩杀张任,保全他的名节。刘备感叹不已,让人收敛张任的尸首,葬在金雁桥旁,以表彰他的忠诚。
  [评析]
  设伏是军事上的一个常用的计谋。历史上有许多有名的伏击敌人的战例。设伏实际上是挖一个陷阱等着敌人来跳。孔明此计先是在熟悉地形的基础上,再以他本人聪慧的头脑,准确无误的算计,以及对兵法的熟谙,果断地采用了诱敌深入,切断退路,然后布置伏兵,请君入瓮的绝妙计策。

浏览次数:34
最新文章
· 还原历史真相“吕布戏貂蝉”...
· 留不住青春,留不住岁月——三国群英传...
· 三国历史人物——钟会...
·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聪明——袁绍...
· 三国历史人物——司马错...
· 刘备为什么要收留走投无路的吕布呢?...
· 三国历史中曹魏四友分别哪四位?...
· 三国群英传故事: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 历史上曹操因何事没选曹彰为太子?...
· 历史上曹植与甄宓的恋情存在吗?...
热门文章
·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 曹操杀了或逼死了哪些人...
·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典故...
·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是什么意...
· 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上将?...
· 剑灵三国---武神塔第一层攻略...
· 东吴四英将分别是哪四个?...
· 大家怎么看待曹操这个人物?...
· 赵云一生为什么不受重用?...
· 历史上的刘禅是什么样的人?...
·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谁?...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更多私服网站帮助工具下载友情连接

Copyright 2013 www.youe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此站最终版权归属于 三国群英传发布网 所有
浙ICP备090235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