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国时期的美女,读者大多会想到被列为“中国四大美女”的貂蝉和江东的“二乔”,其实还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美女其美貌“二乔”远远不及,甚至一直大家被认为三国时毫无争议的第一美人的貂蝉都不能与之争锋,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洛神”甄宓。
在《三国演义》中,貂蝉出场时,作者罗贯中只给了她八个字的评语:“年方二八,色伎俱佳”,可见貂蝉只是个能歌善舞的妙龄少女而已,凭的是豆蔻年华青春无敌。司徒王允为了迷惑吕布,先给吕布送重礼,把吕布请到府中,再拍马屁使劲儿夸吕布让吕布得意忘形,又让“侍妾数人劝酒”把吕布灌晕,时机成熟了,才让貂蝉浓妆艳抹地出来。貂蝉本是学表演的出身,很会演戏,立刻与吕布眉目传情,再加上吕布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果然貂蝉不负众望,吕布上钩了。
而甄宓出场是被迫的,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时逢官渡之战,曹丕率领军队杀红了眼,兽性大发,不顾他爹曹操的命令,擅自闯入袁绍府中,“见两个妇人相抱而哭”,曹丕上去举剑要杀。忽然看到甄宓——当时甄宓为了躲避战乱故意身穿粗布衣服,满脸污垢披散着头发,即使是这样,曹丕仍然被甄宓的气质打动了,立刻由杀气腾腾的恶汉变成了谦谦君子,用袖子轻轻拭去甄宓脸上的污垢,“见甄氏玉肌花貌,有倾国之色”。于是改口对甄宓的婆婆袁绍的妻子刘氏说:“我是曹丞相之子,愿保护你们全家老小。”说完乖乖地按着宝剑坐在屋里,自己不敢唐突佳人,还要防他人冒犯甄宓。等曹操来了,刘氏为了保全性命,赶紧不顾颜面说,愿把儿媳甄宓献给曹丕当丫环。曹操也被甄宓的美貌打动了,盯着甄宓赞叹道,“真吾儿妇也?”气质如此高贵的女人怎么能当丫环呢?于是,让曹丕纳为正室夫人。此时曹丕刚18岁,甄宓比曹丕还大5岁。
貂蝉与甄宓,一个是“色伎俱佳”,浓妆艳抹,投怀送抱,让小人着迷;一个是“倾国之色”,蓬头垢面,身不由己,令丞相折腰。这一比,高下立见。
更重要的不是色相。貂蝉只是别人手里的一个棋子,对事件是一种烘托,粉墨登场之后,人物形象并没有丰满起来。同样,大乔和小乔也只证明了孙权和周瑜的关系非同寻常。这三个女人本身并没有什么。而甄宓则不然,同样因政治而出名,甄宓却是有血有肉的,她的一生可谓绚烂多彩。
进入曹家后,曹操对甄宓始终无法释怀,他始终难以忘怀那个夏天邺城初遇甄宓的情景,于是经常叫她来下棋。下棋当然只是个幌子,曹操醉翁之意不在酒。草草走几个回合,就挥手遣散了仆从,迫不及待将甄美人抱到床上去了。解落罗裙,饱尝玉体。伦理道德统统抛到脑后。
而此时除了闭上双眼,落下两行清泪,甄宓又能做什么呢?
自此甄宓的话在曹操心中极具分量,曹操和曹丕常年征战在外,外面兵荒马乱而曹府一片祥和,正是甄宓在很多事上为曹操分忧。此时甄宓的政治智慧才真正显露出来,曹操听从她的建议:蜀吴未灭不必急于称帝,仍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被封为魏王,加九锡,但到死都没有称帝。
或许曹丕之所以长期宠爱甄宓,是忌惮曹操对甄宓的信任。等曹操死后,曹丕立刻露出了本性,权力和欲望已经使这个曾经的翩翩少年变成了野心家。建安二十五年正月,他继承了父亲的丞相之位,但他不满足做一个魏王。他不听甄宓的好言相劝,想取代汉朝自己当皇帝。而对甄宓的感情也疏远了很多。
此时甄宓的芳心早已被另一个男人占有,他们的初遇早在数年前就发生,只不过此时他们又肯定的互相印证了这种刻骨铭心的爱情。
时间倒转到甄宓初嫁到曹家时,曹植还是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曹丕与弟弟曹植不合,经常吵闹,每次甄宓都回护曹植,劝曹丕珍惜兄弟之情。此举颇得曹操之妻武宣皇后的赏识,称赞她“此真孝妇也。” 而曹植聪慧早熟,竟然也对甄宓产生了依恋,朝夕相处,陪着这位多情而又美艳的嫂嫂,吟风弄月消磨时光。可以说是甄宓启迪了曹植朦胧的性意识,在曹植眼里这位嫂嫂不仅漂亮,更是他心目中的女神。甄宓也喜欢这个比自己小十岁的小叔,但更多的是女人身上天然的母性在作怪。
假如甄宓是一个贪图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的女子,她就会安于现状,可她偏偏不是。她是个才女,她不经意的流露出对真正爱情的无限向往。曹植是一个天才诗人,“建安七子”之首,“天下才一石,子建独占八斗”的曹子建投入全部身心与甄宓相爱,让甄宓感受到真爱的幸福和甜蜜。甄宓明白,只有曹植才是真心爱自己的男人,曹操和曹丕无非是爱她的绝世容颜而已。二人竟似前世之约,难以自拔。甄宓与曹植可谓是才子配佳人!
当时,曹操对立谁为世子犹豫不决,曹丕、曹植两人为争夺世子之位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曹家禅汉是早晚之事,这个世子之位就是未来的皇帝呀。
然而曹子建是个情种。一次在曹丕家喝得酩酊大醉,对着曹丕跪倒在地,嚎啕大哭:“哥哥,我不与你争世子之位,我也不要天下!......我只要这个女人,这世上我什么都不要,只要这个女人......求求你成全我们,放我们归隐山林吧!”
可是曹丕并非性情中人,他既爱江山又爱美人,要他放弃美人岂不是与虎谋皮!
曹植对政治没有太大抱负,但因为他才情过人和善良的天性一直受曹操偏爱。
一次,曹操派曹植带兵出征,曹丕自然恼火,因为带兵出征就是掌握军权,父亲要培养弟弟曹植的意思已是明白无误了。曹丕想起曹植那次酒后失态,计上心来。出征的前一天晚上,曹丕宴请曹植到他府上饮酒,特意让甄宓作陪。曹植为了这份无望之爱夜夜买醉,现在朝思暮想的爱人近在身边,却是咫尺天涯,泪眼相望,无语凝噎......曹植只喝得天昏地暗,一醉不起。
第二天,曹操派人来传,连催几次,曹植仍昏睡不醒。曹操大怒,说曹植不堪大用,并取消了他带兵出征的决定。曹植从此在政治上落了下风。
曹操去世,曹丕洛阳称帝,如愿以偿登上皇帝宝座。曹丕登极后想到第一个要对付的人就是曹植,这个在政治上、爱情上都给他带来过威胁的弟弟。他将曹植抓到洛阳欲以加害,曹植靠七步成诗和太后求情勉强保住了性命。曹丕限令曹植回到邺城收拾东西,三天后前往他被贬逐的封地赴任。
邺城,这个让曹植魂牵梦绕的地方,甄宓就住在那里呀。可是这次,甄宓与曹植的爱情,不得不画上句号了。这短短三天就是他和甄宓爱情的今生今世啊!
人海茫茫,天各一方,恐怕有生之年再没有相见的机会了。
曹植再不想忌讳什么了,再不想理会什么了。伦理纲常、人言可畏......一切的世俗约束都已经微不足道了。
三天后,管他山崩地裂、管他天威难测、管他是生是死......
曹植快马赶到邺城,直奔曹丕府上,与爱人甄宓抱头痛哭,寸步不离,难舍难分,生离死别......
曹丕听闻此事,十分生气。对于曹植,他可以用钝刀子杀人,不断将曹植贬官放逐。
对于甄宓呢,曹丕毕竟爱过这个女人,况且甄宓虽已年过三十,依然美貌异常。
于是曹丕下诏书到邺城让甄宓进宫封为皇后。可惜,甄宓对曹植的爱已是深入骨髓,如何还能再去陪伴曹丕,这个加害了自己爱人的男人呢?
在进宫做皇后母仪天下和自裁一死捍卫爱情的生死路口处,她毅然选择了后者。
阳光穿过丝丝的凉意,洒在薄雾迷朦的漳水,那是一个初秋的早晨,甄宓梳洗完毕,白衣白裙盛装而出,跨上一匹白马奔到漳水旁。
她说天下之水相连,她要将灵魂和爱情带到她的爱人曹子建的身边。
甄宓跳下马来,纵身一跃,投于漳水......
曹子建为纪念爱人甄宓写下凄美的《感甄赋》: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
甄宓的儿子魏明帝曹睿登极后,想毁掉此赋为生母甄宓遮掩这段情事,但始终不忍心,便将它改名为《洛神赋》。
曹植和甄宓的叔嫂之恋虽然不合伦理纲常,似乎开始就注定了是一场悲剧,但他们的爱感天动地,千古绝唱!
爱情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我用江山如画,换你笑靥如花......"
对一个男人来说,为了爱情,放弃皇帝之位,放弃万里江山!
对一个女人来说,为了爱情,放弃母仪天下的尊贵,放弃如花美貌、青春年华!
曹植和甄宓这对有情人给世人诠释了爱情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