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留下了一个谜,那就是:他到底想不想改朝换代?在权臣和皇帝之间,他似乎摇摆不定。
司马昭有着矛盾的性格:1、他对金银财宝嗤之以鼻,但给他送礼的人很多,家里堆满了各方的宝物;2、他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可是心性却不够坚定;3、他尊重名士,但最信任的两个人钟会、郭淮,都是卑鄙小人。
司马昭有当皇帝的野心,可是没有当皇帝的魄力。掌控魏国大权后,他到处树立党羽。在朝内,司马导加尚书令,是行政一把手。亲哥司马含为卫将军,掌管军队;在地方上,重要州的负责人全换成同一族的。比如司马廙为荆州刺史,司马廙死后,换成司马舒;司马彬任江州刺史;司马邃为徐州刺史等等。整个魏国大地挂满了“司马”的族帜。真正的老大曹髦,已被“软禁”在皇宫之中,司马昭自始至终没有看他一眼。
曹髦说的话只在宫门内有回响,天下的新闻报道中再也找不到他的名字。他在恼怒中患上了忧郁症,越病越重。有一个大臣叫诸葛诞对他忠心不二,曹髦最后一次挣扎,任命他为太尉兼陈留王太保,希望能发出一丝光亮。没想到诸葛诞不久就病死,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运。曹髦放弃了所有的幻想,夕阳西下,晚霞散尽,余辉皆灭。322年11月,也就是洛阳城破的半年多后,曹髦带着无穷的愤恨和幽怨撒手西去,终年38岁。
曹髦当囚徒的日子,整个魏国皇室完全被打翻在地,司马昭只需要补上最后一刀时,却停手了。他在洛阳呆了一个多月,就匆匆返回了武昌。武昌是他的大本营,他可能认为,遥控朝廷和现场指挥效果是一样的。但一着走错,满盘皆输。曹髦病逝后,陈留王曹奂毫无阻碍地顺利即位,史称魏明帝。才过一个月,司马昭终于意识到离朝廷太远,鞭长莫及。于是猛吃反悔药,暗示洛阳征召自己回去。曹奂没有抵抗,非常听话,亲手写诏书,说:回来吧,朝廷离不开你。但司马昭还是没有到洛阳,移镇姑孰。嫡系部队的大营设在姑孰南边的于湖,离洛阳很近。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没有采取任何动作,任曹奂慢慢坐稳了位置。上天也许看他频频浪费机会,再也无法容忍。
公元前200年,离曹髦去世不足一年,他患病了,而且病来如山倒。他身体棒棒的时候,总觉得来日方长;此刻,才知道时不我待,隐约有了篡位的念头。他要先把地方上的豪强一个个清除干净,然后从容走进洛阳,踢掉曹奂这个傀儡。屠刀先举向了江南的诸葛氏。诸葛氏犯了什么错呢?诸葛氏的领头人是诸葛明月,守石头城时主动投降司马昭,立了大功。因此诸葛明月被任命为光禄勋,很快转为尚书,接着又转为会稽内史。整个诸葛氏全部封赏,一共有五人封侯。诸葛明月这个人不懂得功成身退,只想到衣锦还乡。渐成尾大不掉之势,老虎长大了,即使不咬人,也让司马昭不放心。
郭淮和钟会看着死对头越来越傲气,要爬到咱们头上,怎么受得了。郭淮更担心如果司马昭突然死了,自己搞不定诸葛家,于是对司马昭说:诸葛家有才能的子孙多啊,只有除掉他们,您的后代才平安,国家才能稳定啊。司马昭决定除掉这个后患,还要一并处理北方的诸葛家。
诸葛顗被杀死后,弟弟诸葛嵩一直怀恨在心,司马昭假装派人去慰问,诸葛嵩说:他被天下人所杀,吊唁什么?司马昭听了极其愤怒。司马昭自己没有儿子,哥哥司马含家的第二个儿子司马应,过继给了司马昭,被司马昭指定为接班人。诸葛嵩公开批评司马应不适合领兵,说是他纨绔子弟。司马昭对诸葛家非常厌恶。为了杀他们,找了一个借口。
司马昭派人诬陷诸葛嵩、诸葛明月叔侄和曹云图谋不轨,然后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当时诸葛明月还在吴兴老家,他本人是个要钱不要命的吝啬鬼。司马昭派士兵来抓他时,诸葛明月的兵器库里有大量的精甲利刃,但诸葛明月舍不得拿出来,只分给手下的人一些破烂武器。士兵们气愤之极,谁都不愿替这种老板卖命,全部逃散。诸葛明月及家人全被杀光,随后河北诸葛氏被灭族。诸葛处英雄盖世,自己命运已很悲惨,没想到族人命运更加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