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一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展开序幕,赤壁战役、攻城战、英雄美人的传说,从未在时光中褪色,重现千里激战的万人战场,新三国群英传OL[私服版]全新开战。不仅带来领兵上阵的快感,更带来万人杀敌的新感受,全新特色四大职业,猛将,方士,豪杰,军师,愿以此全新玩法,魔化BOSS,拉风的兵种,炫丽装备,耐玩版,献给所有热爱三国群英传的新旧玩家。
 
网站首页 三国群英传家族 三国群英传文章 工具下载
三国英雄之刘备传
文章作者:汉昭烈帝 文章来源:三国群英传版本制作|三国游戏信息 更新时间:2013-12-17 17:49:50 

刘备,是一个有英雄之志的人物,一生布满传奇。

 


三国时期闻名的政治家,也是三国时期闻名的枭雄。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章武,据有今四川、云南大部、贵州全部,陕西汉中和甘肃白龙江一部门。史称蜀或蜀汉,公元223病逝于白帝城,终年63岁,谥号昭烈帝,庙号烈祖,史家又称他为先主。

 


 
人物生平 
(公元161-223年),即蜀汉昭烈帝,字玄德,汉中山靖王刘胜的昆裔,三国时期蜀汉开国天子,三国时期闻名的政治家。刘备固然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昆裔,但是他父亲早死,家景贫寒,与母亲赖贩草鞋、织草席度日,糊口非常艰苦。刘备从小就志存高远,在尔虞我诈的三国
浊世中,他以卓越的品质、谦逊的作风招揽了一大批至死不渝的忠志之士(如关云长、张飞、糜竺、简雍、孙乾等),固然他一生遭遇多次困难,但最后以坚韧不拔的毅力,终成大事,建立蜀汉,从一个卖草鞋的变成昭烈天子。

 


刘备 - 性格
为人不爱多说话,喜怒不形于色,不甚爱读书,喜玩赏评犬马、音乐、美衣等当时士人才子间风行的雅乐之事、常匡助、善待地位低下、受困苦的人。好与豪侠烈士交结相识,善待庶民,曾因其仁德而打动了一位刺客,抛却杀死刘备。意志是坚强的,固然屡遭困难,到赤壁之战时,已经48岁,出道已经二十多年,仍旧没有寸土,但英雄之志犹存。一生中曾多人寄于别人之下。

 


刘备 - 历史年表
[175年]刘备与公孙瓒、同宗刘德然等师事九江太守卢植。 
[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率众跟随校尉邹靖讨伐黄巾起义立功,晋安喜尉。
[184年]朝廷督邮因公事来到安喜县,刘备求见,督邮不允。刘备直入官府捆绑督邮,杖打二百,解下印绶系于督油颈上,下野亡命。
大将军何进广招兵马抵挡黄巾起义,刘备应招,在下邳力战有功,晋下密丞。复去官。后为高唐尉,迁为令。
后刘备被黄巾起义军打败,投奔中郎将公孙瓒,公孙瓒表刘备为别部司马。
刘备同青州刺史田楷拒冀州牧袁绍数有军功,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甚得人心。
曹阿瞒征讨徐州,徐州牧陶谦遣使告急,刘备和田楷出兵相救。
其时刘备有士卒千余人及幽州乌丸杂胡骑,并有饥民数千人。到徐州后,陶谦拨给刘备四千丹杨兵,刘备于是归附陶谦。
陶谦上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屯居小沛。后陶谦病故,刘备领陶谦遗命就任徐州牧。
袁术攻打刘备,刘备在盱眙、淮阳拦击袁术军。
[196年]曹阿瞒上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
刘备军与袁术军相持不下,吕布乘虚袭得下邳,下邳守将曹豹叛归吕布,吕布软禁刘备家眷,刘备转军海西。
刘备剿平杨奉、韩暹等人,后与吕布和解,吕布归还刘备家眷,刘备派遣关云长守卫下邳。
刘备还军小沛,合兵万余人。吕布再次出兵攻刘备,刘备败走投靠曹阿瞒,曹阿瞒厚待刘备,晋刘备为豫州牧。
后刘备与吕布手下高顺军交战失利,家眷再次被吕布俘获。
曹阿瞒出兵救援刘备军,与刘备在下邳活捉吕布,刘备还师许昌,曹阿瞒上表他为左将军,相待甚厚。
刘备领命讨伐袁术,未及交战,袁术病亡。
后刘备与车骑将军董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受汉献帝衣带诏,欲诛杀曹阿瞒,事败后董承等被正法,刘备杀死徐州刺史

 

车胄,留关云长守下邳,自己防守小沛。
刘备联结袁绍,曹阿瞒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刘备防守成功。
[200年]曹阿瞒东征刘备,刘备战败,曹阿瞒收降刘备军士卒,俘虏刘备家眷,并擒拿了刘备大将关云长,刘备逃亡青州并投靠袁绍。
官渡战前,汝南黄巾军首级刘辟等归顺袁绍,刘备与刘辟等人共同出战,关云长也回到刘备军中,刘备军斩杀了曹军大将蔡阳。
官渡战后,刘备依附刘表,囤居新野。曹阿瞒再次派夏侯惇、于禁等人攻打刘备,刘备用伏兵烧屯等计大破曹军。
[207年]亲赴隆中以三顾之礼请出诸葛亮,从此进入其事业的灿烂时期。
[208年]曹阿瞒南征荆州,刘表之子刘琮投降,刘备领军民十余万避难,于当阳遭遇曹军追兵,惨败。
派遣诸葛亮与孙权结盟,两家联军于赤壁之战大破曹阿瞒雄师,后又南征四郡(武陵、长沙、桂阳、零陵)。
刘琦病亡,刘备领荆州牧,与孙权之妹结亲。
[211年]益州牧刘璋请刘备入蜀防卫张鲁,推刘备为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刘备麾下兵力达到三万,北到葭萌讨伐张鲁。
[212年]刘备为救孙权、关云长,引兵返回荆州,刘璋此时正法亲刘备派大臣张松,刘备大怒,反攻刘璋,斩杀白水军督杨怀。
刘璋麾下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大将和刘备军在涪展开激战,刘备军大胜,刘璋军退守绵竹,大将李严投降刘备军。
[214年]命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救兵入川,留关云长守荆州。刘备军围困雒城达一年之久。雒城破后,刘备军围困成都数旬日,刘璋投降,刘

 

备领益州牧。
[215年]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引兵五万下公安,关云长军入益阳,刘备、孙权两家矛盾激化。
后曹阿瞒平定汉中,刘备、孙权再度联合。张飞在瓦口大破张郃军。
[217年]刘备军进兵汉中,与夏侯渊、张郃等人相拒。
[219年]刘备军大破曹军,斩杀夏侯渊等,曹阿瞒亲来夺取汉中,刘备军拒险抗战,取得汉中争夺战终极胜利。七月,马超、许靖等人上表拥立刘

 

备为汉中王。
[221年]四月,许靖、麋竺、诸葛亮上表劝进,刘备即天子位于成都武担之南,国号汉,改元章武。七月,刘备为报关云长之仇东征伐吴。
[222年]六月,吴陆议军于猇亭大破刘备军。
[223年]三月,刘备病重,托孤于诸葛亮、李严。四月癸已,刘备病亡于永安宫,时年六十三,谥昭烈天子。八月,刘备被埋葬于惠陵。

 


早期经历

 

乘乱起兵,崭露头角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刘备因弹压起义军有功被封为安喜县县尉,后来,朝廷有令:如因战功而成为官吏的人,都要

 

被选精汰秽,该郡督邮到安喜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动静后,到督邮入住

 

刘关张结义图的驿站求见,督邮托病不肯见刘备,刘备(不是张飞)衔恨在心,捆绑督邮鞭打两百。刘备与关云长、张飞弃官逃亡。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响马力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不久又辞官。后来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等职。不久高唐县被响马攻破,刘备于是往奔公孙瓒,被表为别部司马。

 

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刘备与青州刺史田楷一起对抗冀州牧袁绍,由于累次建立功勋而让他代办代理平原县县令,后领平原国相。

 

刘备外御贼寇,在内则乐善好施,即使不是身为士人的普通庶民,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三国志》记载,刘备当平

 

原相时深得人心,郡民刘平不听从刘备的管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绝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打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连修史的陈寿都不禁叹道:“其得人心如斯”。激动慷慨大义,舍身相救

 

当时黄巾余党管亥率众军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雄师所围,情势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刘备惊奇的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刘备!”便立刻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黄巾军闻知救兵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围。后袁绍攻公孙瓒,刘备与田楷

 

东屯齐。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曹阿瞒借口为父报仇而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谦不能抵抗,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刘备以本部千余人从田楷往救之,

 

固然没能击退曹阿瞒,但是刚好此时张邈、陈宫叛迎吕布,曹阿瞒根据地失陷,于是回兵兖州。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使屯于小沛。

 

两据徐州,两失徐州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陶谦病故,遗命将徐州交与刘备。刘备又得到糜竺、陈登、孔融等人拥戴,遂领徐州牧。此时吕布被曹阿瞒打败来投靠,刘备善待礼遇他,让其屯于小沛。

 

(公元196年),曹阿瞒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袁术率雄师进攻徐州,刘备迎击,两军在盱眙、淮阴相持。这时,吕布偷袭了下邳。刘

 

备回军,半途戎行溃散,乃收余军东取广陵,为袁术所败,转军海西,困顿至极,得从事东海糜竺以家财助军。于是向吕布乞降,吕布让刘备

 

驻军小沛。其后袁术派纪灵领步骑三万攻小沛,吕布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用“辕门射戟”使两家罢兵。

 

不久,刘备再度募集了万余人的戎行,吕布恶之,于是率军进攻小沛。刘备战败,前往许都投奔曹阿瞒。曹阿瞒表奏刘备为豫州牧,又益其兵,并给与粮草,让刘备屯沛地。其后人称刘备为“刘豫州”。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派高顺和张辽进攻刘备,曹阿瞒虽派夏侯惇援救,但被战胜。沛城终极被攻破,刘备妻子被掳,单身只身逃走。刘备在梁国国界中与曹阿瞒相遇,于是与曹阿瞒联合进攻吕布,吕布投降后,刘备力劝曹阿瞒杀死吕布。其后刘备与曹阿瞒回到许都,被表为左将军。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车骑将军董承受汉献帝衣带诏,刘备起初未敢加入。后曹阿瞒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阿瞒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够数也。”刘备心惊,筷子掉落。此事后刘备知道曹阿瞒难容自己,遂与董承等人同谋。[3]恰逢当时曹阿瞒派刘备与

 

朱灵一起攻击袁术,其后刘备进军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云长守下邳,行太守事,自己还小沛。东海昌豨以及诸郡县多从刘备,刘备遂有兵数万,于是北连袁绍抗击曹阿瞒。曹阿瞒派司空长史沛国刘岱、中郎将扶风王忠往攻,被刘备击退。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衣带诏事发。曹阿瞒决定切身东征刘备,固然曹军中将领多以为袁绍才是大敌,但曹阿瞒却觉得刘备是英杰,必要先行讨伐,郭嘉亦赞同曹阿瞒。刘备战败,北投袁绍。颠沛流离,依附刘表

 

七月,汝南黄巾军首级刘辟等叛归袁绍。袁绍使刘备领兵助之,不久为曹仁打败。刘备回到袁绍处,以连结刘表为由,带兵复到汝南,联合

 

黄巾余党龚都,斩杀曹阿瞒派来平乱的将领蔡阳。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曹阿瞒切身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刘表切身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遂屯于新野。

 

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刘表命刘备带军北上,到叶县,夏侯惇、于禁、李典率军抵抗。刘备伪退,设下伏兵,李典觉得有诈乃劝之,夏侯惇

 

不听,被刘备打败,幸好李典及时赶来,刘备军力过少,知道相持下去占不到便宜,于是退军。刘备在荆州数年,自觉老之将至而功业未建,

 

遂有“髀肉之叹”。刘备向刘表提出趁曹阿瞒进攻乌桓时偷袭许都的建议,刘表没有采纳。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前往隆中造访诸葛亮,三

 

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向刘备献上了隆中对。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死,曹阿瞒此时亲率雄师南下。刘表次子刘琮投降曹阿瞒,宗子刘琦联合刘备。刘备从新野撤往江夏,路经襄阳时,

 

良多荆州士人投靠刘备,有人挽劝刘备抛弃他们,轻骑前进,但刘备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到当阳时,竟有

 

十余万众,辎重数千辆,日行十余里,被曹军追击,败于长坂。

 

登基

 

横跨荆益,大业初成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刘备联合孙权,与周瑜率领联军大败曹阿瞒于赤壁,又南收荆州四郡。刘备从孙权手中借的荆州江陵(南郡),占据

 

荆州五郡。

 

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服从张松建议,派法正邀请刘备入川襄助自己对付张鲁,法正、庞统因劝刘备图取益州。刘备遂留诸葛亮、关云长等

 

守荆州,自将数万步卒入蜀,与刘璋会于涪。期间张松、法正、庞统皆 劝刘备袭杀刘璋,刘备以初来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轻举妄动为

 

由拒绝。刘璋上表推荐刘备代办代理大司马,兼领司隶校尉,配给刘备士兵,督白水军,令他攻击张鲁。刘备北至葭萌,驻军不前,厚树恩德以收

 

众心。

 

刘备建安十七年(212年),张松事情败露被杀,刘备于是与刘璋交恶。刘备依庞统提出的计策,召白水军的杨怀到来并将其斩杀,兼并其部队

 

。派黄忠、卓膺率军南下进攻刘璋,占领涪城。

 

建安十八年(213年), 刘璋派遣刘璝、泠苞、张任、邓贤、吴懿等在涪阻击刘备,都被刘备打败,吴懿投降。刘璋又派李严、费观统帅绵竹

 

诸军阻击刘备,李严率众投降。刘备军力益强,分军平定各县。同时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军入蜀。张任、刘循退守雒城,刘备率军进攻

 

,张任出击,被刘备军斩杀,刘循遂坚守不出,庞统率军攻打雒城时为流矢所中战死城下。

 

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被围近一年才被攻克,刘备乃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共围成都。时刘备派建宁督邮李恢说降马超。马超来到成都

 

,刘备命他率军屯城北,一时城中震怖。刘备于是派简雍劝降了刘璋,遂领益州牧,启用蜀中诸多人才。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北攻汉中,在汉中之战斩杀曹阿瞒名将夏侯渊,又迫使曹阿瞒退军,完全占据了曹阿瞒的汉中,同年进位汉中王,使蜀汉政权达到了最为壮盛时期。丢失荆州,惨败夷陵

 

然而,汉中占领不久,关云长孤军北伐,固然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围曹仁于襄阳,达到军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荆州后方空虚,东吴吕蒙以白衣计伺机夺取荆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后关云长被吴军擒获,遭到杀害,“失荆州”使得刘备元气大伤,蜀汉政权也开始

 

走下坡路。

 

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曹丕篡汉建魏后,于成都称帝,国号“汉”,以汉室宗亲的身份重新建立汉朝,继承东汉大统,年号“章武

”。同年,刘备认为关云长报仇的名义,发兵讨伐东吴,意图夺回荆州,但于公元222年夏被吴将陆逊在夷陵之战中打败,终极撤退到白帝城。

 

去世

 

刘备固然大败,但是余威仍在,孙权听说刘备驻扎在白帝城,遣使请和,刘备出于对全局的考虑,同意孙刘再次同盟。

 

刘备于223年四月逝世63岁,谥号为昭烈帝。庙号烈祖,葬惠陵。

 

刘备遗诏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叹卿智

 

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斯,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

 

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

 

可自更求闻达。”

 

历史评价  刘备
陈寿:“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大公,古今之盛轨也。机

 

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2]
刘元起:“吾宗中有此儿,不凡人也。”
陈登:“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程昱:“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曹阿瞒:“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够数也。”“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刘备,吾俦也。但

 

得计少晚。”
裴潜:“使居中国,能乱人而不能为治也。若乘间守险,足认为一方主。”
刘晔:“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
孙胜、贾诩:“刘备雄才。”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云长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古人有言:‘一日纵敌,

 

数世之患。’宜早为之所。”
诸葛亮:“刘公雄才盖世,占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若事之不济,此乃天

 

也,安能复为之下乎。”“伏惟大行天子迈仁树德,覆焘无疆,昊天不吊,寝疾弥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臣妾号啕,若丧考妣。乃顾遗

 

诏,事惟大宗,动容损益;百寮发哀,满三日除服,到葬期复如礼;其郡国太守、相、都尉、县令长,三日便除服。臣亮亲受敕戒,震畏神灵

 

,不敢有违。臣请宣下奉行。”
赵戬:“刘备其不济乎?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何以图人?”
傅干:“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阿瞒者。”
周瑜:“刘备以枭雄之姿。”
陆逊:“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 ”“备是猾虏,更尝事多。”“刘备天下着名,曹阿瞒所惮,今在境界,此强对也。 

 


张辅:“刘备威而有恩,勇而有义,宽宏而有大略。”
张松:“刘豫州,使君之宗室而曹公之深雠也,善用兵,若使之讨鲁,鲁必破。鲁破,则益州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
刘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内也。” 
新版《三国》中的刘备(于和伟饰)
钟会:“益州先主以命世英才,兴兵朔野,困踬冀、徐之郊,制命绍、布之手,太祖拯而济之,与隆大好。”
杨戏:“天子遗植,爰滋八方,别自中山,灵精是钟,顺期挺生,杰起龙骧。始于燕、代,伯豫君荆,吴、越凭赖,望风请盟,挟巴跨蜀,庸

 

汉以并。乾坤复秩,宗祀惟宁,蹑基履迹,播德芳声。华夏思美,西伯其音,开庆下世,历载攸兴。”
习凿齿:“先主虽颠沛险难而信义愈明,势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顾,则情感三军;恋赴义之士,则甘与同败。观其所以结物情者,岂
徒投醪抚寒含蓼问疾而已哉!其终济大业,不亦宜乎!”
王勃:“以先主之宽仁得众,张飞、关云长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几有济矣。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

 

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
朱敬则:“蜀先主抱英济之器,无角逐之材。远窜荆蛮,畏曹公之神武;奄有庸蜀,乘刘璋之政衰。国小人夷,风颓俗陋。”
何去非:“方其豪杰并起,而备已与之周旋于中原矣。始得徐州而吕布夺之,中得豫州而曹公夺之,晚得荆州而孙权夺之。备将兴复刘氏之大
业,其志未尝一日而忘中州也。然卒无以暂寓其足,委而西入者,有曹阿瞒、孙权之兵轧之也。”
杨璟:“昔据蜀最盛者,莫如汉昭烈。且以诸葛武侯佐之,综核官守,练习士卒,财用不足,皆取之南诏。然犹朝不谋夕,仅能自保。”

 

------------------------------------------------------------------------

 

刘备一生的简朴先容

 

早年糊口生计

 

相传刘备是西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昆裔。据三国志记载,其父刘弘为东郡范令,但在刘备少时已逝。刘备便与母亲卖草鞋、草席为生。175年(15岁),其母便叫他外出求学,与同宗刘德然加入东汉末大儒卢植门下求学,与公孙瓒同门、并与其结为挚友。刘德然父刘元起常资助刘备。刘元起妻骂:“各是一家,怎可时常匡助他呢!”元起答:“我们宗族中有此孩儿,不是普通人啊。”但刘备不喜欢读书,只喜欢穿戴华美衣饰,成天嬉犬游马、酣歌醉曲为乐。平日沉默沉静寡言,常以谦虚恭顺待人,只是情感很少披露于外。因为喜欢和豪杰游侠交往,很多年少者都趋附在他身边。 

 


刘备画像184年(24岁),黄巾之乱爆发,各州郡皆有人民组织义军讨伐。刘备受到中山县富商张世平、苏双等人的资助,也组织起义军,跟随邹靖讨伐黄巾军,立下军功,被任为安喜尉。后来,汉室有令:如因战功而成为长吏的人,都要被选精汰秽,督邮到安喜要遣散刘备,刘备知道动静后,到督邮入住的驿站休息房舍求见,督邮托病不肯见刘备,刘备十分痛恨,捆绑督邮鞭打两百后,弃官逃亡。后来,大将军何进派毌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也在途中加入,到下邳时与响马力战立功,任为下密县丞,不久又辞官。 

 

191年(31岁),投奔公孙瓒,公孙瓒随即上表,保奏刘备为别部司马,任为高唐县尉、县令,先加入了讨伐董卓的战役。后卷入公孙瓒与袁绍间的斗争,被袁绍与曹阿瞒军打败,转与田楷一同防卫,数次立下军功,被封为平原县令、平原相。刘备平原外御贼寇,在内则屯粮分发给庶民,士以下的人,都可与他同席而坐,同簋而食,不会有所拣择。据说郡民刘平不听从刘备的管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杀。刘备绝不知情,还对刺客十分礼遇,刺客深受打动,不忍心杀害刘备,便坦露实情离去。《三国志》以“如斯深获世人的信望”称赞刘备。 

 

入主徐州

 

黄巾余党管亥率众军攻打北海,北海相孔融被雄师所围,情势危急,便派太史慈突围向刘备求救。太史慈对刘备说:“在下太史慈,只是东莱的一个鄙残之人,北海相孔融与我非亲族骨肉,也非乡族朋友,只是以名声、志向相识,有分灾共患的义理。现今管亥制造暴动,北海被围,孤穷而无援助,危在旦夕。以您的仁义之名,能救人之急。固然小小的北海,仍旧延颈恃仰,派慈冒着利刃,突破重围,从万死之中托附于您,只有您可以救存北海啊。”刘备惊奇的答道:“北海相孔融居然知道世上有刘备!”便立刻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去北海救援。黄巾军闻知救兵至,都四散而逃,孔融逐得以解围。后袁绍攻公孙瓒,刘备与田楷东屯齐。 

 

193年(33岁),曹阿瞒征讨徐州,徐州牧陶谦节节败退,曹阿瞒在徐州进行大屠杀。陶谦向田楷求救,刘备协同田楷一起前往相救。刘备军中搀杂的千余幽州乌桓、异族骑兵,又有饥民数千人投靠,与陶谦将领曹豹屯在郯东,被曹阿瞒战胜。后曹阿瞒因后方生事而撤退,陶谦特地送四千丹杨兵给刘备,刘备便依附陶谦,屯于小沛防御曹军,并被表为豫州刺史。 

 

194年(34岁),陶谦病死,死前曾对别驾从事麋竺说:“如非刘备不可能安定这州。”麋竺便率人迎刘备入主徐州,但刘备却推辞,陈登对刘备游说:“现今汉室渐趋衰败,国内倾覆,能立功业、立职掌,就在于本日。我们州中殷实饶富,户口百万,但愿能屈就使君掌管州中之事。”刘备回说:“袁公路就近在寿春,此人为四世五公,国内民心都归向他,你可以将州给他治理。”陈登答:“袁术骄恣横暴,不是能够管理乱局的人才。现在但愿给您步兵骑兵合计十万,对上可以荣耀朝廷,施恩惠给庶民,并建立君王的功业;对下则可以守住土地,在竹帛上记载自己的功绩。若是您不答许,在下也不敢服从于您。”而北海相孔融仍对刘备说:“袁公路岂是因忧虑国是而忘家的人?只是宅兆中的枯骨,不足以在意。本日的事,是庶民让与贤能,天意让与你而不取,难免有不可追的悔恨。”最后刘备也答允,并领徐州州牧。 

 

转战吕布

 

195年(35岁),吕布被曹阿瞒打败来投靠,刘备善待礼遇他。吕布见刘备,极为尊敬,说:“我与你是站在统一边的人。我见关东军起兵,想要诛杀董卓。后来我杀了董卓向东走,关东诸将却没有一个安顿我,更加要杀死我啊。”请刘备于帐中坐,并令妻子行礼,酌酒饮宴,又称呼刘备为其弟。刘备见吕布胡言乱语,外表上虽不当一回事而心里却对其有所戒备。最后刘备仍让吕布屯于小沛。 

 

建安元年(196年,36岁),袁术进攻徐州,获得曹阿瞒任命为镇东将军的刘备出兵迎击,与袁术大战,互有胜败,于盱眙、淮阴挡着袁军。曹阿瞒为拉拢刘备并对抗袁术,向汉献帝上表刘备之功,朝廷拜为镇东将军、宜城亭侯。相持经一个月,吕布伺机偷袭攻占下邳,下邳守将曹豹趁机倒戈,将守将张飞赶走,占据下邳,掳获刘备的妻子,迎接吕布入主徐州。刘备只好转战海西,途中赶上杨奉、韩暹等贼军在徐、扬二州之间作恶,刘备便与其决战,一举大破,杨奉、韩暹其尽为刘备所斩。 

 

后来刘备与吕布议和,吕布归还他的妻子,准他在小沛屯兵。刘备返回小沛后,立刻收编失散的兵马万余人,暗里招兵的行径令吕布十分嫌恶,吕布遂出兵攻打小沛,刘备兵败后投靠曹阿瞒,日后获得其协助,反而消灭了吕布。刘备与曹阿瞒一同返回许都后,被任命为左将军,受到曹阿瞒优渥的礼遇。刘备来投奔前,曹阿瞒的顾问程昱就曾经提出“刘备并非长久借居他人之下的人”的警告,劝曹阿瞒趁早解决后患,但曹阿瞒以为刘备是英杰,反而对其礼遇有嘉,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198年(38岁)春天,吕布派人携金到河内买马,但被刘备兵所掠取。吕布于是派高顺、张辽等攻刘备,固然曹阿瞒曾派夏侯惇前往解救,但仍败阵,刘备妻子又被吕布所掳。十月,曹阿瞒切身东征吕布,刘备在梁国国界中与曹阿瞒相遇,便联合起来,成功消灭吕布,夺回刘备妻子。 

 

对抗曹阿瞒

 

汉献帝因曹阿瞒滥权,发出血诏令其岳父董承要诛杀曹阿瞒,刘备未加入。一日,曹阿瞒宴请刘备,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够数也。(唯独你我是当今的英雄,袁绍根本称不上!)”刘备听心中一震,筷子从手中掉落。此时恰好打雷,刘备便对曹阿瞒说:“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一震之威,乃可至于此也!(有圣人曾说‘突发的雷声、强烈的大风都很溘然’真是说得好。一声雷鸣,可以令我变成这样!)”《华阳国志》记载当时碰劲雷声大作,刘备便把自己的失态归咎于雷鸣,而此事后,刘备便加入了董承。不久,在南方失利的袁术想北投袁绍,刘备便向曹阿瞒借兵出击袁术,趁机挣脱曹阿瞒的控制。曹阿瞒便派他督朱灵、路招攻击袁术,但军未到,袁术已病死。 

 

199年(39岁),刘备遣朱灵、路昭占据下邳。后来,刘备杀死徐州刺史车冑,留关云长守下邳,自己回守小沛,另一方面派遣孙乾与袁绍连合,打出对抗曹阿瞒的名目。曹阿瞒曾派刘岱、王忠领军攻打刘备,但反被刘备大败而回。同时,东海昌霸反叛,郡县多投靠刘备,刘备军再次聚起数万人,并连同多个地方势力一起反曹。200年(40岁),反曹事件败露,董承被杀。曹阿瞒决定切身东征刘备,固然曹军中将领多以为袁绍才是大敌,但曹阿瞒却觉得刘备是英杰,必要先行讨伐,郭嘉亦赞同曹阿瞒。 

 


煮酒论英雄最后刘备大败,小沛被占,曹阿瞒虏获刘备妻子及活捉关云长、夏侯博。刘备逃至青州,青州刺史袁谭切身迎接,并报知其父袁绍,袁绍出邺城200里迎接。待了一个多月后,以前的部下又重新聚会。不久,曹阿瞒与袁绍于官渡交战,汝南黄巾余军刘辟等响应袁绍叛曹,袁绍便派刘备率军与刘辟会合。曹阿瞒派曹仁攻打汝南,刘备惟有再次还军袁绍。当时刘备想离开袁绍,便说服袁绍应南连刘表,袁绍再次派刘备到汝南与龚都会合。曹阿瞒另派蔡阳攻击刘备,为刘备所杀。 

 

201年(41岁),于官渡之战大败袁绍的曹阿瞒南攻汝南,刘备败走弃城,并派麋竺、孙乾与刘表会面,刘表切身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准他屯于新野。刘表表面虽礼待刘备,但内心对其投鼠忌器。因此,当刘备向刘表提出趁曹阿瞒进攻乌桓时偷袭许都的建议时,刘表没有采纳。202年(42岁),曹将夏侯惇、于禁等南侵至博望,双方对峙,刘备火烧己营伪退,夏侯惇等追杀,为刘备伏兵所破。 

 

南下之危

 

207年(47岁),刘备三顾草卢请诸葛亮加入,得出隆中对的战略方针。208年(48岁),曹阿瞒南下,刘备屯于樊城相抗。八月刘表病卒,次子刘琮继任荆州牧,遣使曹阿瞒举州投降。起初刘备并不知,当曹军到达宛时才得知,连忙弃新野南撤。当经由襄阳时,诸葛亮曾游说刘备直接进攻刘琮,据有荆州。但刘备却不忍心,便停马呼叫刘琮,刘琮惧怕不敢起往返答。很多刘琮的部下及荆州人归附刘备,当经由刘表墓时,刘备只好涕零而离去。 

 

到达当阳时,随军人数已有十余万人,辎重数千辆,一日只能走十余里。惟有另派关云长乘数百艘船,直到江陵。有人向刘备进言:“应该速行而保江陵,现今随行者固然良多,但士兵很少,若曹阿瞒军追至,怎样抵挡他呢?”刘备答道:“做大事都要以人为本,现今人众归附于我,我又怎忍心离弃他们!” 

 

曹阿瞒深怕刘备先占领江陵,抛弃辎重,以轻军急行到襄阳。曹阿瞒听闻刘备军已离开襄阳,派曹纯等领五千精骑先行急追,一日一夜疾行三百余里。奔至当阳的长阪,两军赶上,曹军突袭刘备军,大举擒获其职员辎重。刘备惟有弃妻儿,向汉津逃亡,恰好赶上关云长船队会合,又在济沔赶上刘表宗子刘琦的万余人,遂一起逃到夏口。当时孙权派鲁肃来打探动静,刘备便派诸葛亮出使孙权,与孙权结盟。刘备与孙权将领周瑜、程普的部队在乌林大破曹军,更追至南郡,最后曹阿瞒只好北还(详见赤壁之战)。 

 

占荆夺蜀

 

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又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雷绪也率部曲数万人投效。后刘琦病死,诸将推举刘备为荆州牧,治于公安。而孙权为与刘备建立更巩固的关系,遂提出将其妹嫁予刘备,史称孙夫人。刘备到京口见孙权,关系表现亲密、宽度。 

 

以后,孙权曾派使但愿与刘备一起取蜀,刘备本想允许,因吴不可能越荆而有蜀,蜀地就可据为己有。但荆州主簿殷观却反对:“若果我们为吴开路,前进未必能攻克蜀地,撤退退却可能为吴伺机攻击,那时大势而去了。现今但可以赞同他伐蜀,不外推却说刚占领荆南诸郡,未能起兵,吴必然不敢越过我境而单独取蜀。依照这进退得宜的计策,便可以收吴、蜀两地之利。”刘备允从其计,孙权果然不再提出。遂升殷观为别驾从事。 

 

211年(51岁),益州牧刘璋唯恐曹阿瞒进攻巴蜀,刘璋的别驾从事张松便建言:“若能迎接刘备入蜀,必可讨伐汉中的张鲁。”刘璋遂派法正带四千人及巨款送给刘备,刘备与庞同一同进入益州,留诸葛亮、关云长等人扼守荆州。然而刘备要知道蜀中阔狭,刀兵、府库、人马多少,及多个要害之地的远近,便向二人请教,张松、法正都逐一胪陈,更画出舆图指示山川所在,所以刘备知道益州的内部。 

 

到达涪城,刘璋切身出迎,相见甚欢。张松、法正及庞统都提议刘备可伺机杀了刘璋,当时庞统主张趁此机会,擒住刘璋。刘备以初来到蜀地,人心尚未信服,不宜轻举妄动为由,未采纳庞统的建言。刘璋推荐刘备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刘备又推荐刘璋行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刘璋配给刘备士兵,及督白水军,令他攻击张鲁。刘备当时总计有三万多人,车甲、器械、资货甚多。但刘备却到葭萌时,未出兵,而是树立恩德,收买民心。 

 

212年(52岁),曹阿瞒出兵征讨孙权,孙权遣使向刘备告急,刘备哀求刘璋拨出兵士万人与军事物资。但刘璋只允诺给予四千兵马,其它物资仅提供一点儿。刘备受此激怒,忿忿说道:“我为了益州征讨强敌,戎行勤瘁,无暇休息;现今刘璋积压起财富而不用于赏功,却但愿士大夫能为他出力死战,这又怎可能!”当时张松不知刘备用意,写信质问:“眼看就要大事底定,为何抛下一切离去?”结果被其兄张肃据此告密,张松遭到正法,导致刘备与刘璋关系恶化。 

 

刘备依庞统提出的计策,召白水军的杨怀到来并将其斩杀。另外又派黄忠、卓膺率军攻刘璋,一路占领至涪城。刘璋连忙派出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等与对抗刘备,但被攻克。退至绵竹关,守将李严投降。刘备军势强,分军平定各县,同时诸葛亮、张飞、赵云也从荆州率兵入蜀。但刘备军却被雒城守将刘循阻挡攻势,战事长达一年。214年夏天(54岁),雒城终被攻破,乘势进围成都数旬日,刘备派简雍为说,最后刘璋出降。蜀中繁盛、安泰,刘备设宴大慰劳士卒,又取蜀城中的金银、谷帛赏给将士,有志之士都纷纷来投。 

 

汉中之争

 

215年(55岁),孙权知道刘备已夺得益州,但愿取回荆州。刘备却说:“当得到凉州时,便会把荆州交还。”孙权对此十分怨恨,便派吕蒙夺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立刻率兵五万到公安,又令关云长进军益阳,与孙军对峙。正值当时,曹阿瞒占领汉中。刘备知道后,立刻与孙权议和,分荆州的江夏、长沙、桂阳给孙权,南郡、零陵、武陵则为刘军所有,回军江州。又遗黄权率兵迎向败北于曹阿瞒的张鲁,但当时张鲁已降曹阿瞒。曹阿瞒派夏侯渊、张郃屯兵汉中,多次侵犯边界。刘备遂令张飞进兵宕渠,与张即是瓦口发生战役,张郃被大败,刘备也还军成都。 

 

218年(58岁),刘备经法正劝谏率军进攻汉中。但先头部队却被打败,刘备遂进兵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等相峙。终于在219年春天(59岁),于定军山派大将黄忠斩杀夏侯渊及赵颙等。曹阿瞒只好当即从长安率兵南征,刘备在险正法守,不与曹军交战,数月后曹阿瞒只好退兵,刘备最后拥有汉中。而另一方面,又遣刘封、孟达、李严等进攻上庸的申耽。

 

同年秋天,群臣向汉献帝上表,但愿刘备进位为王。刘备遂于沔阳设置祭坛,与群臣、士兵出列,宣读奏讫,成为汉中王。后还治成都,升任魏延为都督,坐镇汉中。又从成都至白水关建设馆舍,筑起亭障四百余区。但于同年冬天,关云长北上打曹樊城时,被孙权大将吕蒙偷袭荆州,并杀死关云长,双方正式决裂。 

 


桃园结义遗恨夷陵

 

220年(60岁),曹阿瞒逝世,刘备本想赠书吊唁及赠礼,但不成功。同年十仲春,曹阿瞒之子曹丕篡汉建魏,当时有谣言指汉献帝刘协已被加害,刘备便穿丧服发丧,追谥刘协为孝愍天子。第二年(61岁),诸葛亮、许靖、黄权等人上书劝刘备即帝位,刘备便于成都武担的南面登基,以续东汉大统,国号仍为“汉”,史称蜀汉。四月,大赦天下,并改元章武。任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设置百官,建立宗庙祭奠汉高祖等。蒲月,立皇后吴氏,太子刘禅。 六月,立刘永为鲁王,刘理为梁王。 

 

七月,刘备不采纳赵云等人的奉劝,执意发兵东吴,声称为关云长报仇,不接受东吴提出的和议。起初,蜀军气魄如虹,不外吴将陆逊以逸待劳,于222年(62岁)大败蜀军(详见夷陵之战)。最后撤退到鱼腹县,并将其改为永安。后转往白帝城,孙权知道后十分惧怕,遣使请和,刘备仍允许,派宗玮出使。同时,黄元造反。 

 

223年仲春(63岁),诸葛亮由成都到达永安。三月,黄元出兵攻打临邛县。刘备遣陈曶前往讨伐,黄元大败,本想顺流下江,但为亲兵所缚拿,押至成都斩首。后刘备病危,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与李严,临终前,与刘永说:“我死了后,你们数兄弟以父亲般侍奉丞相(诸葛亮),你们与丞相只是共事而已。”。四月廿四(6月10日)驾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诸葛亮上表赞扬刘备。蒲月,将遗体由永安运返成都,谥为昭烈天子。八月入葬惠陵。 

 

 

浏览次数:9
最新文章
·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典故...
·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是什么意...
·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 曹操杀了或逼死了哪些人...
·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谁?...
· 赵云一生为什么不受重用?...
· 东吴四英将分别是哪四个?...
· 大家怎么看待曹操这个人物?...
· 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上将?...
· 历史上的刘禅是什么样的人?...
热门文章
· 曹操杀了或逼死了哪些人...
·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 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上将?...
· 大家怎么看待曹操这个人物?...
· 东吴四英将分别是哪四个?...
· 赵云一生为什么不受重用?...
·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典故...
·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谁?...
· 三国最厉害的武将是谁?...
· 历史上的刘禅是什么样的人?...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更多私服网站帮助工具下载友情连接

Copyright 2013 www.youe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此站最终版权归属于 三国群英传发布网 所有
浙ICP备090235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