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不反》
本人认为,魏延和董卓、熬拜属于同一类人。反是肯定不反的,但自以为功高盖世,就想
权倾朝野挟天子以令群臣了。如果皇帝自动禅让的话,他当仁不让;如果皇帝信任他的
话,他可以做伊尹、霍光那样的权臣;如果皇帝对他猜疑畏惧,那就只好被诬以谋反身
首异处了。
其实魏延的“谋反”,是杨仪那个奸臣诬陷的。可叹群臣宁信杨仪——因为杨仪是孔明
的宠臣,也不相信魏延——因为魏延傲慢,与群臣多摩擦。结果在大伙的公报私仇下,
魏延只好引颈受戮了。
《不负人者易,不负己者难》
本人认为曹操是真正的英雄。试从真正的英雄角度去理解曹操的话:不负人者易,不负己
者难。
东汉末世,天下大乱,英雄豪杰纷纷独立,目无中央——如孙策、刘焉、袁绍之流皆如
此,而中央却无力应付,因为中央早已腐败。诸大臣只懂高谈阔论而无治国良方,如孔
融空有大儒之名,不但自己的北海郡治理得一团糟,在朝廷之上提不出任何策略方案,
只会大发牢骚。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但是他们却控制着舆论,控制着“天下人”
的观点,百姓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名士们赞谁他们就赞谁,名士们骂谁他们也骂谁。
曹操所进行的,是一场改朝换代的革命事业,是去旧立新的伟大工程,必然会损害甚至
剥夺旧贵族们的既有权益,这些旧贵族们名士们当然要维护自己既得利益群起而攻之了
。于是他们利用手中的舆论工具——文化,拼命地攻击和诋毁曹操。
曹操的这句话其实是在感叹:要顺从天下人很容易——只要同流合污顺水推舟就不会遭
到责难;要顺从自己的理想很难——那必须要抵受住旧社会的一切压力,要抵受各种指
责、污蔑,要甘当千夫所指。这是真英雄发自内心感叹。
《刘备曹操真正的军师》
严重要求大家注意一个历史事实:曹操的军师不是荀或、郭嘉,而是荀攸、程昱。刘备
的军师也不是孔明,而是庞统、法正。军师者,军事之师也,是指在战略战术上出谋画
策的谋士,相当于今天的参谋长,而正军师就相当于总参谋长,他们都属于军事指挥者
的范畴。而荀或、郭嘉、诸葛亮,都是其君主的政治顾问,涉及的领域包括政治、外交
、人事、计谋等各方面。但要说战场决胜,诱敌疑兵、埋伏奇袭,这些并非他所擅长的
范围。因此曹操任命荀攸为军师,是因为荀攸擅出奇谋;刘备任命法正为军师,是因为
他智计百出。荀攸、法正致力于战略战术,而荀或、孔明致力于政治谋略,这是彼此的
分工不同,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如果荀或的战术优于荀攸、那么出战官渡的就不是荀
攸了;如果孔明的战术优于庞统,那么攻打雒城的就是孔明而不是士元了。
司马懿赞孔明天下奇才,赞的是他的治军严谨、统率有方而非其战术出众。孔明所留兵
书二十四编,且不论可能为后人伪作,实际上是二十四本行军扎寨的统军指南,并非是
一本名为《二十四编》的战术书。孔明在战场上的种种奇谋妙计,全不见于正史,即使
同为蜀臣的陈寿也从未听过有这种辉煌战绩。火烧博望、赤壁街风、空城退敌,纯属小
说家虚构杜撰之言,正如《说岳》里面虚构了一个并不存在的“天门阵”,“军师诸葛
孔明”也是小说家的一大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