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一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展开序幕,赤壁战役、攻城战、英雄美人的传说,从未在时光中褪色,重现千里激战的万人战场,新三国群英传OL[私服版]全新开战。不仅带来领兵上阵的快感,更带来万人杀敌的新感受,全新特色四大职业,猛将,方士,豪杰,军师,愿以此全新玩法,魔化BOSS,拉风的兵种,炫丽装备,耐玩版,献给所有热爱三国群英传的新旧玩家。
 
网站首页 三国群英传家族 三国群英传文章 工具下载
孔明为什么容不下魏延?
文章作者:三国十万个什么 文章来源:www.youez.com 更新时间:2015-3-2 21:04:16 
阅罢三国,世人皆认为魏延天生反骨,三叛其主,甚者还会为孔明的先见之明而拍案叫绝,然而详细斟酌一番,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
  一
  魏延在《三国演义》中的首次出现,是在刘表方死,刘琮已降于曹操,而时依附刘表的刘备携数万民众溃退往江陵途径襄阳之时。刘备携民数万,行程缓慢,而追兵急逼。刘备恳请置随行百姓于襄阳,奈何刘琮及蔡瑁心有所忌,坚守不纳。此时,身为襄阳守将的魏延挺身而出,大喝:“蔡瑁、张允卖国之贼!刘使君乃仁德之心,今为救民而来投,何得相拒!”从这句话上可以看出,魏延至少是一位关爱百姓、慧眼识主的将领。此反纯属为民。语毕,遂砍死守门将士,打开城门欲迎刘备军民入城。随至在襄阳大将文聘的阻挡下,刘备不忍害民遂舍襄阳而走,魏延兵败亦溃走。从这件事上看,魏延不愧为真汉子,其与刘备素未谋面,初次见面又是在刘备兵乏马困、流离失所狼狈不堪之时,其仗义帮持完全是出于对百姓的怜念及对跟随明主刘备创业的向往。试问,这样雄肝义胆有情有义的英雄在得遇明主之后如何会反?
  二
  当日,魏延与文聘于襄阳相持战,兵败而走,遍寻刘备而投,却不遇;无奈遂奔投长沙太守韩玄,而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这为魏延的第二叛埋下伏笔。
  及刘备遣关羽攻打长沙,关羽与长沙名将黄忠大战三天,不分胜负,英雄相惜,对阵互有相让。太守韩玄大怒,擒黄忠推下城门欲斩。这时,魏延再次挺身而出,砍死刀手,救起黄忠,并大叫:“黄汉升(黄忠)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原随我者便来。”随至砍杀韩玄,引军民出城降于关羽。推其行为,虽连负二主,然实出于义愤,亦实乃未遇明主也。
  时魏延既降,其内心里应为得遇明主而兴奋,为即将的建功立业而血脉贲张。然而,孔明对他的待遇可谓刻薄。关羽引魏延与刘备、孔明相见。孔明二话不说即令刀斧手推(魏延)下斩之。刘备惊问,孔明答曰:“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地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久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此话一出,吾以为孔明永失魏延之心矣。乱世战纷,明主难遇,良禽择木而栖。安有斩降将之理!因一虚缈的反骨就判定魏延日后必反,孔明实为武断。况刘备求情之后,孔明的话再一次伤害魏延尚欲效忠之心:“吾今饶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语气峻厉,仿若魏延为待罪之人。试想,魏延满腔热血携城投靠刘备,可谓有功,没有赏赐已极为不妥,况得到的却是这种待遇,怎能让他安心效力。
  尚未效力就被判为不忠,你叫他如何誓死效忠。与其说魏延日生的反叛验证孔明的神机妙算,倒不如说是孔明今日埋下的恶果以及日后的不断推波助澜。
  且看:
  三
  魏延随刘备入蜀,攻雒城、守涪关,辗转征战,常为先锋。其虽屡遭败绩,常临绝境;且有争功行为,但却是仅出于急欲建功获取主上信任之心,并无反叛之意。
  及庞统落凤坡身死,孔明入川,魏延侍奉其令,尽人臣之事,可谓竭尽其能。其间,孔明取汉中,与曹操招其归降,魏延破口大骂。时刘备正处于创业期而曹操已掌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强势,若魏延叛刘归曹,相信其荣华富贵可甚方前。然而魏延对曹操的招降破口大骂,何也?出于其向刘备效忠之心也。于此战中,魏延射中曹操人中,折却其门牙两个,大挫其锐气,促进了曹操撤兵进程。为其主,为人将,魏延可谓尽心力矣。
  刘备对魏延还是信任的,这从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令魏延总督军马,守御东川,自己放心引百官回成都之事可见。然而,魏延却始终得不到孔明的信任。及至刘备驾崩于白帝城,军政大权尽掌于孔明之手后情况更甚于前。
  帅与将之间的感情一点点地疏远:
  1、平定南蛮,于火烧藤甲兵的战役中,为达到诱敌目的,孔明令魏延半个月之内必须连输十五场,弃七个寨栅。时“魏延领命,心中不乐,怏怏而去”,为将者,虽说是用计,然连输十五场确实可算为奇耻大辱。诚然,为将者必须忠实执行主帅命令,但若孔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魏延应毫无介蒂而去。可孔明措词严厉:“若输十四阵,也休来见我。”魏延心有不满也就理所当然。
  2、二出祁山时,孔明命魏延攻打陈仓,四面攻之,连日不能破。魏延复来告孔明,说城难以攻打。孔明大怒,欲斩魏延。魏延罪至于死么?孔明妄动杀念,徒使勇士心寒!况魏延所述确为实情,陈仓城确实难以攻打。后来孔明亲自上阵,领兵十万攻打,昼夜相攻,二十余日尚不能攻下。回想前事,孔明理应羞愧。及攻城不下,敌援军先锋王双到来,魏延主动请战,孔明却不许,另遣三将出战,结果两将战死,一将重伤。这不但打击了魏延的积极性,还必然会引起魏延内心的愤懑不平和对孔明的轻视。
  3、第三次兵出祁山,魏延等为先锋,孔明通过邓芝转告魏延等将不可轻进。魏延先前曾出好计而孔明不纳,常铭记于心,遂轻视孔明。此番在另一大将陈式的迎合唆使下,两人讥笑孔明,遂不听令,导致败阵。邓芝回报孔明,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固怜其勇而用之。——日后必生患害。”魏延已初显不耐之意,孔明的话也露骨到极点。虽然事后只斩杀陈式而留魏延,但将帅不谐已显山露水。
  4、六出祁山时,蜀军先期得胜,诸将争功。廖化献上司马懿溃逃时掉落的金盔,录为首功,魏延心中不悦,口出怨言。——孔明只做不知。这更显示出问题,面对魏延的无礼和不满,孔明并没有开解或劝导,反而静观其变。可以看出,孔明早有杀魏延之心,只是魏延一直堪用,亦无藉口,遂不杀留用。试想,为将者面对的是一个始终抱着诛杀自己的念头的主帅,安能不怀有反叛之心?
  类似以上种种持续发生,将帅不和日趋激烈。魏延只是惧于孔明,才未生反叛之事。孔明一死魏延必反。事态竟已至此,两人皆有过失。
  果然,孔明星陨五丈原,魏延兵叛断蜀道。魏延随至被孔明遗计所诛杀,两人的恩怨情仇自此完结。
  我认为,魏延的反叛并不是天性使然,若得明主真心相待,其必不会反。可以说,魏延最终的反叛,孔明难辞其咎。
浏览次数:18
最新文章
· 还原历史真相“吕布戏貂蝉”...
· 留不住青春,留不住岁月——三国群英传...
· 三国历史人物——钟会...
·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聪明——袁绍...
· 三国历史人物——司马错...
· 刘备为什么要收留走投无路的吕布呢?...
· 三国历史中曹魏四友分别哪四位?...
· 三国群英传故事: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
· 历史上曹操因何事没选曹彰为太子?...
· 历史上曹植与甄宓的恋情存在吗?...
热门文章
·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 曹操杀了或逼死了哪些人...
·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典故...
·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是什么意...
· 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上将?...
· 剑灵三国---武神塔第一层攻略...
· 东吴四英将分别是哪四个?...
· 大家怎么看待曹操这个人物?...
· 赵云一生为什么不受重用?...
· 历史上的刘禅是什么样的人?...
·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谁?...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更多私服网站帮助工具下载友情连接

Copyright 2013 www.youe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此站最终版权归属于 三国群英传发布网 所有
浙ICP备090235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