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应该如何才能成为蜀国的新皇帝?
有人说,这还不容易,像姜维,蒋琬,费祎,董允,王平,马岱,这批人都是孔明先生的死忠,这些人又掌握着蜀汉各部门的大权,只要孔明先生稍稍这么的振臂一挥,还不立刻群起响应,高呼万岁?
另外,刘先主过世前,说的明白: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人有了,名号有了,搞臭刘阿斗,那不是小菜一碟的事情?
事情真有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么?
我看不然!
诸葛孔明如果想顺利的晋位蜀武帝,他所倚重的人,恰恰不可能是姜维这批人。大家想想,姜维什么人?
一个胆如斗大滴人!
诸葛亮认识姜伯约时,伯约刚好二十七岁,孔明当时就欣喜若狂,逢人就讲,伯约胜过李邵,马良啊!
李邵大家都不熟,马良可是如雷灌耳,当然,不是神笔马良了,是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那个马季常。
我要说江湖味重点,马良和孔明应该有点像拜把兄弟,关系好的很呢!要不刘先主过世前,千交待,万交待,马良他那个弟弟言过其实,孔明啊,不可重用他啊!
先主别的话,孔明几乎都听了,偏偏马幼常,孔明就是要重用他,正所谓爱屋及乌,从这一点上看,孔明的江湖味和刘先主是一脉相承的。
宁可贬损自己的拜把兄弟来抬高姜维,可见,伯约在孔明的心目中的份量,那不是盖的。
钟会这个官二代,也是眼高高的人,平生几乎没把什么人看在眼里,谈起姜维,竟说诸葛诞,夏侯玄也胜不过他。
大家听到这,不禁要问了,对了啊!孔明要称帝,急需大量的人才为自己造势,怎么反而不能用自己的三好学生姜伯约了?
诸位稍安,姜维样样好,可是,这人也有一个臭脾气,郤正著论论维曰:“姜伯约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馀。”
“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
我们再看蒋琬,费祎,董允这批人,都是良实之人,志虑忠纯,悉贞亮死节之士。他们不是故意想装轻高,自身性格就是这样的。
专业一点的名称,叫做禀性!
孟子云: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刘阿斗虽然智商不是很高,但也不是一个坏人,一个一夫,相反,他还是一个比较仁慈的主了,你让这批志虑忠纯的人为了个人崇拜,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去搞阴谋,去废帝,我看难!
因此,那一年春夏之交,在永安宫,诸葛孔明若已经计划好要进位蜀武帝,在那时就得开始筛选得力的左右手,这显然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一开始就想着把赵云,陈到这一批人拉拢到身旁,把姜,蒋,费,王,马这一批贞亮死节之士聚拢在身旁,那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以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不会不知道,在北方,有一个叫曹阿瞒的人,只不过想晋位国公,加爵九锡,就被自己曾经的左右手荀文若逼迫的差点成不了事,后来,下了重手,做掉荀文若这个绊脚石,才成功上位魏公。
像荀文若这批人,能力是有的,就是脑筋太死,一根筋,不懂转弯,如果顺了曹阿瞒,那还不是荣华富贵,千秋功名,都长盛不衰。
但是,正如史家所言,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本性使然。本性的东西很难改。
因此,诸葛若要进位蜀武帝,却想用赵云,姜维,蒋琬这批人成事,那真真就是玩火自焚,不但不能成为援手,最终反而很可能成为阻碍。
那么,要重用哪些人才,使之成为左膀右臂,诸葛亮才有机会成功上位呢!
我列了一份清单,李严,魏延,杨仪,刘琰,彭羕,廖立。
这份清单大家熟吧,差一个刘封就齐了。对了,正所谓反其道行之,欲立不世之业,当用非常之人。孔明晋位旅途中,第一重要的人选是谁?
魏延?
魏延当然也算一颗葱,但毕竟只是一颗葱,还不能算是一颗大树,别看他孔武有力,其实在蜀汉,由于他性格或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他在朝中没什么朋友,可谓势单力孤,在外面带兵打打战还凑合,搞政治,他还嫩点。
因此,这第一重要的位置,自然还得留给李正方。
刘备看人的眼光,是不会错的,刘备重用的人,一般都有些能耐,李严这个人,还是很有些政治头脑,最关键一点,李正方有异志,陈震说他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
加上他主动劝孔明加九锡,进爵称王,这种人有上进心,完全可以拉拢,一来他也算益州实力派,用他可以拉一拉吴壹,二来,他和孟达交情不错,关键时候,可以拉一拉叛将孟达为孔明晋位造势。
那没有政治头脑的魏文长有用吗?
用处很大!
做大事的人,总要有一些打手吧!都像陈到那样忠勇,那孔明什么时候才能晋位蜀武帝?这时,就要把魏延这样有野心的人调到身边,看谁不爽就让他咬谁!
咬一咬刘琰啊,杨仪啊,也可以了,内部有竞争,才更好管理呢!
这时,大家会问,刘琰这个角色,别看官做的挺大,到了车骑将军,其实没什么本事,平常只会吃饭睡觉打老婆么?这种人也用?
要用,为什么?
不只是体现一个不拘一革降人才的心态,更重要的是要传递一个信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要顺我,纵然是刘琰这样只会吃喝玩乐,打老婆的人,我一样可以保他富贵。
至于杨仪,思路活络,文笔颇健,可以留在身边当枪手,俗话说,以笔杀人,那是杀人的较高境界,杨仪正适合在自己晋位蜀武帝之前,对不听话的文臣武将,罗织罪名,栽赃陷害,搞臭搞脏,然后一举拿下,除去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彭羕也是一个好把式,要成功晋位位蜀武帝,孔明先生有很多事情要做,可以派彭羕行走各处,和地方大员热情接触交谈,来一次全面的摸底行动,彭羕可为孔明的外联组组长。
诸葛孔明将这些有上进心的良将谋臣安插在要害岗位后,接下来就可以着手排除异己的行动了。这里面有一个要决,叫做一拉一打。
一要拉的是益州帮的实力或偶像派,比如吴壹,吴班,许靖,谯周,李恢,马忠,吕凯等人,二要打的是荆州帮,虽然荆州帮跟自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自己也俨然为荆州帮领袖,然而,这群人和刘玄德也感情非浅,个个又以什么忠义自称,不打不行,什么赵云,陈到,廖化,蒋琬,费祎,董允,能贬就贬,能外派就外派,再不老实不听话,就得一人赐一个空盒给他们了!
还好,张飞和关羽的亲戚朋友子嗣并不丰茂,关羽的亲信,在荆州一役,伤亡殆尽,刘禅虽然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外戚的势力仍是可有可无。
黄忠没有子嗣,马超有一个弟弟马岱,这个马岱,性格不好捉摸,他的哥哥,把他托付给刘玄德,他会不会记得刘家的好,稳妥点,最好继续边缘化,不能重用。
我们知道,为了实现三马同槽的远大理想,司马懿父子从公元220年一直筹划到了公元250年,整整三十年的时间啊,才最终掌控了曹魏的天下。
有的人,用天来规划人生;有的人,用月来规划人生;有的人,把人生分为上半生和下半生来规划;而有的人,我指的是极其精英的人士,他们的人生是有延续性的,他们用代来规划人生。
我这一辈子要做什么事,但我知道,我要完成的事情,一辈子的时间是不够的,所以,我的儿子要做什么事,我的孙子要做什么事,都已规划了至少三代了!
高手啊!这才是高手中的高高手!
从这一点上来说,司马仲达,真正称的上是高手中的高高手!
诸葛孔明,如果要成功晋位蜀武帝,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措施,要早生儿子啊!天天跟着刘先主起早贪黑,到了一大把年纪了,才生出诸葛瞻,自己去世的时候,诸葛瞻才七八岁,就算自己成功晋位蜀武帝,靠一个心智不成熟的幼子,要延续诸葛帝系,也是困难重重啊!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诸葛孔明专权蜀汉,任人唯亲,篡位称帝,只在自己指掌之间;然而,我观孔明的所作所为,恰恰和晋位蜀武帝背道而驰,简直是南辕北辙,靠任用那些贞亮死节之士,怎么让自己成功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