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三国,无论《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都经常提到小沛这个地方。
兴平元年(194年),兖州牧曹操以为父报仇作借口进攻徐州,徐州牧陶谦无力抵抗,向公孙瓒求救。当时北方的格局是“二袁对立”,袁绍、曹操、刘虞为一方,袁术、公孙瓒、陶谦为一方,盟友求助公孙瓒不能不管,就让属下的青州刺史田楷、平原相刘备前往救援。
刘备到了徐州,参加了郯城保卫战,帮助陶谦渡过危机,事后刘备没有再回公孙瓒处,而是留在了徐州,陶谦表奏刘备为豫州刺史,又给他增加了4000名丹阳兵,让他驻扎在小沛。
第二年,吕布在与曹操交战中失利,败往徐州,此时陶谦已死,刘备被推举为徐州刺史,已离开小沛,开始进驻郯城,后移驻到下邳。刘备收留了吕布,并把自己担任的豫州刺史一职让给他,也让他去小沛驻扎。
同年,袁术不满刘备突然崛起,向其发起进攻,刘备离主力南下与袁术在洪泽湖一带作战,后方空虚,吕布趁机与陶谦旧部勾结夺取了下邳城,刘备面临前后失守的局面,一度退到了海边,差点儿下海当渔民。
刘备考虑再三,认为只有反投吕布才有出路。吕布偷袭刘备是与袁术的联手行动,袁术曾许下粮草等承诺,但事后不再提及,吕布恼怒,收留了刘备。吕布自己出任徐州刺史,让刘备仍任豫州刺史,二人职务对调,吕布让刘备仍去小沛驻扎。
除此之外,人们熟悉的辕门射戟也发生在小沛,看来小沛是个很重要的地方。那么小沛在哪里呢?陶谦、刘备和吕布为何格外关注这个地方?
小沛是沛县的俗称,汉末时属沛国管辖,为与沛国区别,就称它为小沛。汉高祖刘邦早年供职的泗水亭就在该县。沛国相当于一个郡,属豫州刺史部,曹操的老家谯县也在沛国。
豫州刺史部在东汉13个州里面积不是最大,人口也不是最多,却是最核心的一个州,范围大约相当于今河南省南部和东部,安徽省北部、江苏省西北部以及山东省的西南部,下辖颍川郡、汝南郡、梁国、沛国、陈国、鲁国等6个郡国,有97个县,治所就是曹操的老家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
那么,小沛属豫州刺史部的沛国而不属于徐州刺史部,作为徐州牧的陶谦有什么资格往这里派出官员呢?
这是因为汉末天下大乱,朝廷被凉州军阀挟持到了长安,原有的政权体系已经失效,各地于是自行其事,有实力的地方派就在自己的地盘上任命官员。在汉朝,一名县令都要朝廷去任命,但现在做不到了,县令、郡太守都由这些实力派们随意任命。
再高级一些的官员,比如州刺史、将军等,跟这些诸侯们本人的职务有的几乎相当了,也一样没问题,他们发明了一个词叫“表奏”。
选个晴天,找个地方,摆个案子,冲着长安方向跪下,先把挟持天子的大坏蛋们痛骂一番,之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推荐名单念一遍,再祝陛下万寿无疆,就完事了。陶谦任命刘备当豫州刺史就是这么办的,这是当时的流行做法。
你会,别人也不傻。豫州是四战之地,袁术、袁绍、曹操、陶谦等都有涉足,关东联军起兵时豫州刺史叫孔伷,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孔伷死后,袁术先表奏了孙坚,后表奏了郭贡,袁绍先表奏了周喁,后表奏了阴夔,加上刘备,豫州同时有了好几个刺史。
在这几个豫州刺史中袁术任命的郭贡实际控制范围最大,张邈、陈宫反叛曹操时郭贡曾率数万人赶去“帮场子”,后被荀彧劝退,可见他的实力不一般。陶谦作为徐州牧,在豫州控制的地盘仅限于小沛一带,刘备要想不当“流亡刺史”就只能去小沛上任,这是刘备去小沛的“官方原因”。
还有背后的原因,如果摊开地图看一下,就会发现小沛的地理位置很微妙,它虽属豫州刺史部,却远离豫州刺史部的中心地带,像一把剑插在北边的兖州刺史部和东边的徐州刺史部中间。
当时曹操控制着兖州刺史部,他是陶谦最大的敌人,此前曹操已两征徐州,迟早还有第三次,如果曹军南下进攻徐州,第一站就是小沛,所以小沛是徐州的最前线,也是徐州最危险的地方,陶谦给刘备的这个豫州刺史并不是美差,他是陶谦头上的钢盔,是替陶谦挡子弹用的。
刘备后来取得了徐州,与曹操的关系虽然有所改善,但他出身于公孙瓒阵营,又继承了陶谦的政治遗产,与袁绍、曹操素无渊源,还不能算一条船上的人,处处得提防,所以吕布来投时他欣然收留,让吕布去小沛,也是想在他与曹操之间建起一个缓冲区。
吕布分别跟袁绍、曹操闹翻过,形同水火、势不两立,是他们众所周知的敌人,刘备大概觉得让吕布去小沛再合适不过了,因为吕布永远不可能跟曹操和好,吕布为了自保也只能依赖自己,刘备觉得自己头上的这顶钢盔更坚固。
但刘备失算了,因为吕布虽然断了北边的路,但南边还有办法,吕布与南边的袁术联手这是刘备所忽略的。事实证明,吕布这顶钢盔太重太大,刘备承受不起,差点儿被捂死在里面。
有人说当刘备反投时吕布应该借机杀了他,以绝后患。但吕布不能那么做,因为他的实力不够,吕布就任徐州刺史,进驻到了下邳,但徐州不是吕布的根据地,内部有随时会反水的丹阳兵,还有一个不听招呼的泰山帮,个个不是省油的灯。
在外部,北有曹操、袁绍,南有袁术,都是吕布的敌人,吕布这时最需要帮手,于是刘备第二次去小沛就任豫州刺史,履行他作为钢盔的光荣使命。
对刘备来讲,这是第二次被人当钢盔使,但还不是最后一次。
官渡之战后刘备南投荆州牧刘表,刘表让他驻扎在新野,那里远离刘表的大本营,几乎就在曹军的眼皮底下,打个呼噜敌人都能听见,睡个觉都不敢闭眼,刘备第三次被人拿去当了钢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