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德破庙逢徐元直与征服关云长与张益德的故事
故事一:
传说徐元直是水镜先生的学生,在水镜庄从师学习也有不少年了。水镜先生看他很有才华,便决定要他提前出外寻找英主,好早日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来。
徐元直临走前,水镜先生特别交代他:“你到了天不下雨、屋檐下却在滴清水的地方,遇到一个流离他乡、旋转四方、德布天下的人,便是你要寻找的英主。切切记住!”
徐元直离开水镜庄,草鞋跑烂了几十双,也没碰到天不下雨、那屋檐下还滴清水的地方。有天夜里,徐元直来到新野城外,突然天降大雨,他只好躲进一个破庙里落脚。一觉醒来,抬头一望,天早就晴了,红日高照庙门,再一看破庙的屋檐下还在滴清水。他脑子里转了转:“难道在这地方能遇到英主吗?但不管怎样,反正庙里没人,我就住上几天再说。”
过了两天,徐元直连个人影也没看见。他心里急,肚子饿,浑身上下没一点儿劲,便靠在庙门上,不知不觉睡着了。忽然,一阵风吹来,哐啷一声,庙门开了。徐元直惊醒,发现身上盖着一件长袍子。他往四处望望,没见一个人,以为是在做梦,又昏昏沉沉地睡着了。过了一会,太阳烤得徐元直满身燥热。他醒来后,觉得嗓子干,想喝水。刚要起身,猛地看见身边放着一瓦罐水。徐元直心里又惊又喜,赶忙探头四处张望,仍然没见一个人。“嘿,有这种稀奇事!莫不是救命王菩萨就在身边?”
徐元直想到这里,就故意靠在庙门上,闭起眼睛,假装睡着了。不一会,徐元直从眼缝里看见来了一个人,手里拎着一只篮子,轻手轻脚地朝他走来,到了跟前就从篮子里拿出饭来,在他身边放好后,一声不吭转身就走。徐元直突然一把拉住来人,上下打量,只见这人双手过膝,两耳垂肩,天庭饱满,眉宇间流露出一股英气。此刻,徐元直心里若有所悟,又问起刚才盖袍子端水的事。来人笑着说:“我访贤人从庙前过,见先生靠着庙门睡着了,怕你身上受凉,就给你盖上了袍子;又见你好像口干肚饿,所以端来了水,送来了饭菜。”徐元直一听很感动,便亲热地跟他叙谈起来。
两人从天文谈到地理,从天下大事谈到兵法国策,十分投机。徐元直见眼前的人,见多识广,胸有大志,襟怀豁达,礼贤下士,十分钦佩,便客气地问他尊姓大名。那人说他姓刘名备,字玄德。徐元直听罢,又想到老师嘱咐,要自己找一个“流离他乡,旋转四方,德布天下”的英主。这三句话的头一个字“流”、“旋”、“德”,不正合这人姓名——刘玄德么!徐元直顿时惊喜万分,便通报了自己的姓名,并说愿意为刘玄德效力。刘玄德在交谈中,也已经看出徐元直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又知道他就是水镜先生的高徒,当然高兴得很,便邀徐元直一道去新野,拜他做了军师。
故事2:
早年间,河间府有个桃樱集,市面繁荣,四通八达。每日有集市,摩肩接踵,来赶集的人很多。有三个小贩,身材魁梧高大,也落在这块宝地。三人肤色不同:白脸大耳朵的,卖草鞋,叫刘玄德;红脸长须的,卖豆腐,叫关云长;黑脸络腮胡子的,卖猪肉,叫张益德。张益德是本地人,是个“坐地虎”,刘、关两位是外来的“游龙”。
每天早上起集,三人都要会面。常言道,一回生,二回熟,日子一长,三人就成了朋友。每天,关云长留板豆腐,张益德留刀肉,下集后便一同喝酒聊天。刘玄德卖草鞋,只能饱肚子,一遇到他俩吃肉喝酒,就止不住流口水,也不管他俩请与不请,凑上去,举筷就吃,端杯就饮,毫不客气。吃了喝了,嘴一抹就走,非但一个子儿不掏,竟连句客气话也没有。日子一久,关、张就不愿意啦!
一天,张益德对关云长说:“这人老吃白食,脸皮真厚。明儿俺俩躲起来吃。”
关云长点点头。可躲到哪里去呢?集只有这么大,小贩子哪条街巷不串呢?商议来商议去,未了还是关云长提出:弄条船,到河面上去饮酒。张益德一拍大腿说:“对,对,这是刘白脸做梦也想不到的。”
第二天,他俩就这么办了。下集后,刘玄德背着卖剩的草鞋,找遍了大街小巷,不见关、张影子。最后找到河边,手搭凉棚一望,就望到水面上有一条小船,关、张对坐,正在吃肉饮酒。刘玄德心里暗暗骂道:“这两个小子,真够小气,想避开我。嘿,没那么容易!”
怎么才能上船呢?说来巧得很,刚好河边有只大木箱,刘玄德就把箱子放到水上,自己钻进去,盘腿坐着,关上盖子,顺水漂流。
关云长与张益德正在兴头上,见木箱漂近,忙直起腰来,用船桨把它钩到船上,揭开盖子一看,原来刘玄德端坐在里面。只见他钻出木箱,坐到席上,将剩下的酒肉一扫而光。吃罢,也不说声“谢谢”,跳上岸就走了。张益德气得七窍冒烟,心里直骂娘。关云长说:“得想个法子治治他。”
张益德狠了心,把嘴凑到关云长耳边,如此这般一说。关云长点点头:“不怪我们无情,只怪白脸太不识相啦!”
第二天,关、张二人也不上集啦,就在张益德家屋后一棵大桃树下布置起来。他俩把桌子抬到屋后树边,桌头对着井放下,又拿张席子,把井口盖住,在席子上放条凳子。看看快到下集时间,两人把酒肉摆上桌子,对面坐着,把席子上那条凳子空着。不一会,刘白脸果然来了。张益德站起来说:“你来啦,坐吧。躲不掉,只得把位子给你留着。”说罢,指指席子上那凳子。刘玄德笑笑说:“这还像个有情谊之人。”说罢,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屁股就坐到凳子上,抓起酒杯就喝。关、张见刘玄德坐着纹丝不动,凳子也不往井里掉,惊异极了。关云长比较刁,故意把筷子落到地上,趁拾筷子时,掀起席角看看,不看还好,一看吓得满头大汗:原来井里烟雾滚滚,一条白龙,正用四只爪子托着凳子腿呢。怪不得他坐得那么稳!
关云长拾起筷子,就说:“我憋得慌,要到院子外兜一转。”
张益德跟着说:“我也要……”
刘玄德正吃得津津有味,随口答道:“二位请便。”
两人来到僻静处。关云长向张益德说:“黑老张,你可知道,他怎么不会掉落到井里?原来他是位大贵人,井里有条白龙,用爪子托着凳子咧!”
张益德说:“啊,是这样!怪不得我们暗算不倒他。这如何是好?”
关云长说:“他今天吃了我们白食,往后,我们还得沾他的光哩。拣日不如撞日,干脆今日我们三人结拜兄弟如何?”
张益德说:“好,好!”
于是两人回到桌边,同声说:“刘白脸,我们一起吃喝,已有两个春秋,今天……”
刘玄德以为他俩要算账,急道:“该咋办,你俩说吧!”
“我俩想……想与你结拜为兄弟,这样,以后往来就名正言顺了。”
刘玄德这才明白他俩的意思,说:“行。”于是三人便在桃园里撮土为香,结为兄弟。
那么井里出现白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刘玄德早已察觉到关、张的诡计,他一见那张席子,便知道席下是井,于是偷偷将一袋点燃了的旱烟丢入井中。烟袋是狗皮做的,一时不会沉,那烟雾便灌满全井,上下翻滚,宛如白龙一般。而且刘玄德也学过轻身之术,坐在井上,稳如泰山,所以关、张二人被弄得莫名其妙。
由此看来,刘玄德智在关、张之上,怪不得被称为“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