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蜀国的覆灭是穷兵黩武,自取灭亡.
理由是巴蜀地小人稀,经不起诸葛武侯六出祁山,姜伯约九伐中原.昭烈帝夷陵之败更是由盛转衰的直接原因.
但按我的解释是:因为蜀国的直接领导不是君王,而是能臣.(刘备若在世,蜀国是不会被灭掉的-----这点应该是肯定的)常言到:功高盖主,王无所赐,只有一死.做臣的不能不防,这是古今中外所有名臣良将的悲哀.
就算君主对臣下万分信赖,但臣与臣之间的内耗,相互争权也是无可避免的.
大家想想,为什么诸葛孔明要千方百计的压制李严,廖立.他们的才能恐怕不比曹操手下的于禁,程昱差.还有和魏延的是非瓜葛,其实也是争权的斗争.诸葛亮明知让魏国害怕的就魏延一个,结果还是废了他.(刘备在,魏延还会这么死吗?)
小国的生命历程主要在于君王的能力大小和充裕的时间准备.只有如此,小国才能经得起战争的损耗.刘禅这个弱智儿就不说了,东吴的结束正是这个道理.不知大家还记得否,羊轱几次对司马昭进言,就是要他抓住吴国无明主的时机消灭他.
在举一个更能说明道理的例子,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帝的史迹.
他是20岁登上王座,登基一始就平定了希腊诸联邦的叛乱,随后是埃及,小亚细亚,然后是最不可思议的东征.仅仅三万步兵,五千骑兵(还是没有马镫的)就把波斯大流士三世的40万大军打的稀烂.最后更是征服了波斯的全部领土,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建立起来. 亚历山大率军由里海以南地区继续东进,经安息(帕提亚)、阿里亚、德兰古亚那,北上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到达巴克特里亚(大夏)和粟特.前325年侵入印度,占领印度河流域.
想想马其顿的国力,人力,物力比蜀国怎样.她不也是一步一步的对外用兵吗?不也是地小人稀吗?
她所征服的国家中有谁比她领土面积更小吗?有谁的人口比她更少吗?
没有,不是吗. 所以国小,人少不是最基本的蜀国灭亡的原因.关键是君主的无能,导致手下的将领无法施展全部的本领,全心全意为国家效力.
叹——想刘玄德漂泊半世,亲历刀枪,怎生得如此一黄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