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常见人讨论‘中原是什么’?这题目自然要从历史里去找答案,然而,历史里的‘中原’和1911年以后的‘中原’,不能混为一谈,一旦相信那些混谈的论调,就容易被骗。
帝制中原,还没有现代‘国家’的概念,所以古人讲中原,不是指一个‘国家’,这是大题目不谈。
‘中原’在以前是个‘概念’,而且随时代而变动。其余不论,晋室南渡前,何谓‘中原’?
中原,中原,华夏,诸夏,中土,中州,基本上是同一概念,大约是指今河南、陕西东部、山西和河北南部、山东西部、江苏西北部、安徽北部。也有学者定义为:北界黄河,南至长江,大别,桐柏,西抵豫西山地,东止于海。或黄淮平原之南部,长江三角洲之北境,山东丘陵,南阳盆地。
从史料里看,基本上春秋时代晋国的领域普遍被认为是中原,但也有不同说法。既如此混乱,那么不妨摘出资料大该了解一下,谁说自己不是中原呢?
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诸人仕进可至郡守刺史也。’三人问其所志,亮但笑而不言。后公威思乡里,欲北归,亮谓之曰:‘中原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邪!’
诸葛亮认为自己非在中原之地,亦非中原之人。但显然‘汝南’,也就是豫州,属于中原范围。
(周)瑜曰:‘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今北土旣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杖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原所长。
周瑜说吴,越不是中原。
皇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幼工书。时有张子并、陈梁甫能书。甫恨逋,并恨峻,象斟酌其闲,甚得其妙,中原善书者不能及也。
皇象不是中原人。徐州广陵不是中原。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邈上修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糓,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乃支度州界军用之余,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原之费
凉州非中原,很明显。
太祖至寿春,时庐江界有山贼陈策,众数万人,临险而守。........晔曰:‘策等小竖,因乱赴险,遂相依为强耳,非有爵命威信相伏也。往者偏将资轻,而中原未夷,故策敢据险以守。
山贼陈策非中原人,徐州寿春,庐江非中原。
傅子曰:孙权遣使求降,帝以问晔。晔对曰:‘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今天下三分,中原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
吴,蜀两国领域皆非中原。
公孙度字升济,本辽东襄平人也.....同郡徐荣为董卓中郎将,荐度为辽东太守。初平元年,度知中原扰攘,语所亲吏柳毅、阳仪等曰:‘汉祚将绝,当与诸卿图王耳。’
辽东公孙家族非中原人,幽州辽东非中原。
袁淮言于爽曰:‘吴楚之民脆弱寡能,英才大贤不出其土,比技量力,不足与中原相抗......’
吴楚非中原也。
请张昭等谓曰:‘中原方乱,夫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足以观成败。公等善相吾弟!’
吴越非中原也。
遣中郎将段郴授南单于玺绶,令入居云中,郡名,在今胜州北。......南单于遣子入侍,奉奏诣阙。于是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八郡民归于本土。遣谒者分将施刑补理城郭。施与弛同,解见上。发遣边民在中原者,布还诸县,皆赐以装钱,转输给食。
云中、五原、朔方、北地、定襄、雁门、上谷、代,皆非中原。
类似的状况,族繁不及备载,亦即,能真正称为中原的地方,还真有限。
前阵子朋友说,刘备不是中原人吗?当时我心里也打了一个突,咦,我没仔细想过这问题。
刘备是涿郡涿县人,涿在幽州。显然不是中原人。
英雄记曰:布见备,甚敬之,谓备曰:‘我与卿同边地人也。布见关东起兵,欲诛董卓。 布杀卓东出,关东诸将无安布者,皆欲杀布耳。’
吕布,并州五原人,他说刘备跟他一样是‘边地人’,边是边,中是中,亦即幽,并两州皆非中原也。
中原就是中原。
所以刘备不是中原人,同乡张飞自然也不是,至少当时人是这么看的。
三国人物看来大部份都不是中原人。
是不是中原人这个问题,真正的意义在于,‘中原人’买不买‘非中原人’的帐?或许这可说明为何刘备努力了一生,拼命说自己是‘汉’,仍是没得到什么中原人的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