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一个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展开序幕,赤壁战役、攻城战、英雄美人的传说,从未在时光中褪色,重现千里激战的万人战场,新三国群英传OL[私服版]全新开战。不仅带来领兵上阵的快感,更带来万人杀敌的新感受,全新特色四大职业,猛将,方士,豪杰,军师,愿以此全新玩法,魔化BOSS,拉风的兵种,炫丽装备,耐玩版,献给所有热爱三国群英传的新旧玩家。
 
网站首页 三国群英传家族 三国群英传文章 工具下载
三国典故之吕布辕门射戟显武艺读后感
文章作者:吕布 文章来源:www.youez.com 更新时间:2017-1-8 22:33:05 

 辕门射戟讲述的是吕布在徐州解决刘备用于袁术争斗使用的计策, 辕门射戟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多启示,其中不乏吕布的武艺只高强,以及吕布的有勇无谋,结果呢,虽然表面上解决了问题,实际上带来的问题更大,隐患更多,这恐怕也是吕布终究没能成就大事的原因吧!

       辕门射戟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小说的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故事内容为:袁术派遣大将纪灵领十万大军攻打在徐州的刘备,但是怕吕布救援,所以,送给吕布粮草并希望他按兵不动。然而吕布又收到了刘备的求救信,这让吕布左右为难,因为当下局势很特殊,刘备和吕布互相策应的状态,如果刘备亡,那么吕布可能也朝夕难保,但是如果去救刘备,将和袁术产生隔阂。于是,吕布请刘备和纪灵一起赴宴,并劝说两人不要打仗了,纪灵不听劝告,吕布设下一计,说自己如果能将一百五十步远的画戟枝尖射中,双方就停息战事,如果射不中,两人相争,自己就不再过问。结果吕布用自己非凡的武艺一箭射中了画戟的枝尖,纪灵只得退军。

       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吕布武艺的高超,以及吕布此人的的有勇无谋,唯利是图。吕布一箭射中一百五十步外的画戟枝尖,可见其武艺何等的高强啊,这也难怪曾经有三英战吕布的故事了。然而吕布收下了袁术的粮草,又用这个计策来糊弄袁术,袁术不是傻子,自然也会记恨在心,实际上袁术已经怨恨在心,只不过一时之间还不能消灭吕布罢了。刘备这边呢,吕布夺走了本来应该属于他的地盘,刘备现在是寄人篱下,总有一天也会找吕布算账,这样一来,吕布实际上两边受敌了。刘备会因为暂时的自保帮助吕布攻打来敌,但是这也是靠不住的,如果有了实力,也会再次夺回自己的地盘。这种情况下,将来如果自己势单力孤的时候,会两边受敌,这也再后来的故事中证明了这一点。

       我觉得,吕布的这个计策非常的失败,因为吕布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并没有放开眼光,为将来打算,倘若,吕布收下了袁术的粮草,然后也表面上答应袁术的请求,并且暗中联合刘备,攻打袁术一个措手不及,那么袁术的十万大军就没了,这样不仅消耗了袁术这个大敌的实力,也和加强自己和刘备的实力,这样一来,如果吕布不合刘备冲突的话,将来双方相互扶持,外敌皆不敢进犯,可高枕无忧了。然后吕布再自己扩张势力范围,逐步强大自己,凭借着自己的武艺和谋士陈宫的计谋,一定会大展拳脚的。

       无限的感概啊!吕布能像上文中的计划行事吗?不能啊,不仅吕布没有这么长远的计划,而且吕布如果真这么做了,那就更显得吕布小人了,试想,吕布杀了自己两个义父,现在又收袁术好处,还对袁术下手,那么天下人只会更瞧不起吕布,本来这吕布的名声就已经臭到极点了。

       吕布,为什么总是小人呢?一旦成为小人,就算会有好计划,也难以完成。就好象一个人说了谎话,以后谎话就必须接着说,从白楼门吕布之死,我们可以看出,吕布的失败是本性使然,并非其他。

浏览次数:1
最新文章
· 三国典故之吕布辕门射戟显武艺读后感...
· 梦幻三国.今日公测.独创版本.经典再现...
· 为何说郭嘉是曹操心中最顶配的谋士呢...
· 小沛为什么是三国里面被经常提到的帝王必争...
· 为何吕布会亲手杀义父丁原与董卓?...
·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背景与人物关系是什么?...
· 争霸的三国外交关系到底是怎么样?...
· 马腾为什么宁愿牺牲也要背叛曹操?...
· 讲述一个三国菜鸟的国战进阶之路...
· 三国后期最出色的名将羊祜与他的《平吴疏》...
热门文章
·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
· 曹操杀了或逼死了哪些人...
·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的典故...
· 历史上的刘禅是什么样的人?...
· 青梅煮酒论英雄是谁?...
·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是什么意...
· 赵云一生为什么不受重用?...
· 大家怎么看待曹操这个人物?...
· 魏延为什么不是五虎上将?...
· 东吴四英将分别是哪四个?...
· 剑灵三国---武神塔第一层攻略...
· 飞雪三国火新公测...
· 三国之大霸主马超后传...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更多私服网站帮助工具下载友情连接

Copyright 2013 www.youe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此站最终版权归属于 三国群英传发布网 所有
浙ICP备0902358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