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再克皖城
曹氏朝廷派遣朱光任庐江太守,屯驻皖城。与以往曹氏朝廷视皖城为是非之地不宜久留的政策不同,此番朝廷是打算长驻发展了,不仅有名,还得有实。于是,在皖城大开稻田,又令闲人招诱鄱阳贼帅,使作内应。【46】
要说在皖城大开稻田,那条件可是得天独厚。前文有述,当年扬州刺史刘馥治理江淮、复兴淮扬的政绩,在皖城周边就有一项吴塘陂的灌溉工程。曹魏在皖城屯兵开田并招降纳叛的消息传到东吴,吕蒙立刻觉察到了曹魏一方的战略意图。有粮就有兵,是这个乱世的特征。于是,吕蒙向孙权进言:“皖田肥美,若一收孰,彼众必增,如是数岁,操态见矣,宜早除之。”并作了具体事态分析。
建安十九年五月,孙权决意亲征皖城,并研讨作战部署。【47】
诸将多认为,此番攻打皖城,必须多建土山,多添加攻城器具,保证攻城质量。但吕蒙认为,若我方要筹备足够的攻城准备,必假以时日,而皖城守军也同时在加强城防,但随着时间推移,更有利于敌方合肥的大股援军援救皖城,这时我方将前功尽弃。而且,我方以舟师运兵及运输辎重,趁现阶段雨水使得江河涨潮正好行船进入皖城周边;若在皖城围而不攻、停留时间太长,雨水一旦不再,江河水势也将退却,待敌方援军骤至,我方想登船退军就难了。此战时间必须把握得很紧。目前看来,敌方在皖城新驻,城防不甚坚固,是我方的一个有利条件,我方必须把握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优势精锐,围城四面环攻,必将很快拿下皖城,就算敌援军骤至,还来得及趁水势未退而班师回归。孙权同意了这份作战方针。【48】
闰月某日,吴军兵临城下。吕蒙推荐甘宁为升城督,督攻在前,吕蒙则以精锐后继。侵晨发起进攻,吕蒙手执枹鼓,击鼓助战,甘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吏士先”,抢攻城头,士卒皆腾踊自升,前赴后继。皖城守军在吴军如洪水猛兽般的攻势之下,渐渐处于下风。至食时,吴军攻破皖城,俘获庐江太守朱光、参军董和以及男女数万口。【49】
吕蒙主张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结束攻克皖城的战斗,是正确的。不久,敌方合肥张辽的援军已经行军到夹石,收到皖城已陷的消息,方才撤军。【50】
战后论功行赏。吕蒙为最,拜庐江太守,所得人马皆分与之,别赐寻阳屯田六百人,官属三十人;甘宁为次,拜折冲将军;鲁肃从破有功,转横江将军,仍领汉昌太守;凌统也从破有功,拜荡寇中郎将,领沛相。【51】
【46】《三国志•吕蒙传》 【47】《三国志•吕蒙传》《三国志•吴主传》 【48】《三国志•吕蒙传》注引《吴书》 【49】《三国志•吴主传》《三国志•吕蒙传》《三国志•甘宁传》 【50】《三国志•吕蒙传》 【51】《三国志•甘宁传》《三国志•吕蒙传》《三国志•鲁肃传》《三国志•凌统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