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动乱无非于朝廷的腐朽,其腐败的原因又无非封建皇权“废纲乱纪”,乃至朝政日非,百姓生灵涂炭。无论是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或是农民聚众造反,以至于改朝换代,都可以从“废纲乱纪”和“腐败”中找到根源。
回到三国,话说东汉末年,朝廷腐朽无能,对外跟西羌战争了几十年。徭役兵役繁重,民不聊生。(微信号:歪理邪说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的描述为“朝政日非,以致天下人心思乱,盗贼蜂起。 “公元184年,爆发了农民起义,因为起义军用黄巾裹在头上,史称:黄巾之乱。领袖是张角,一时之间,响应者四五十万,声势浩大,势如破竹,官军望风而逃。青、幽、徐、冀、荆、扬、兖、豫八州之地皆被黄巾军占领。 朝廷就派遣中郎将卢植率北军五校士(即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负责北方战线,与张角主力周旋。三国演义的描述为:“时张角贼众十五万,植兵五万,相拒于广宗,未见胜负。”广宗大概是今天河北省邢台市这个位置。后来汉灵帝刘宏就派派黄门左丰到卢植军中检查工作。左丰就跟卢植索取贿赂,卢植就说: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翻译为今天的话就是,军队饭都吃不饱,哪有什么钱来孝敬大人。
可以看到,卢植很直接的就拒绝了左丰的索贿。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吗?结果是左丰怀恨在心,上报朝廷说卢植高垒不战,惰慢军心。所以朝廷震怒,抓卢植回去问罪,然后锒铛入狱。而且更严重的后果是使得军中换主帅(知道换了谁?就是换了靠行贿而升官发财的董卓),然后军队大败,将士死伤无数。
僧哥有诗曰: 朝政日非黄巾乱 广宗对峙势均当 黄丰索贿遭严拒 诬告卢植下锒铛 (备注:广宗是地名,广宗大概是今天河北省邢台市这个位置。)
僧哥点评: 卢植为人正直,说话率性。但是一个心怀全局的人,无论是在做事方面还是与人相处方面都做得非常妙,达到既让别人称心,也让自己更满意的效果,灵活应变、见机行事、能屈能伸等等,这些都是他们智慧的表现。
我觉得几点可以探讨一下:
一,防患于未然,料事于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个预见性,黄丰是个索取的贪官,是汉灵帝派来的使臣。据《资治通鉴》记载,就连功劳很大,声望很高的张温、段颎也都是给汉灵帝先交足了买官的钱,才登上公位的。贿赂的风气卢植是知道,但是身为要职的卢植却对左丰丝毫没有防患意识,完全没有充分考虑对索取贿赂进行准备。 二, 凡事留有余地俗话说:“凡事要留有余地,话不能说穿,势力不能倚尽,福气不能享尽。”说话办事多留一点余地,多使用“太极手”,尽量保持一点回旋的余地。 “左丰跟卢植索取贿赂,卢植就说: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这么直接,此话一出基本上就是没有回旋余地了。 三,给足留面子,让别人有台阶下在中国,面子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人们经常会顾及自己的颜面,为了面子问题,可以做出超出常理之事。左丰跟卢植索取贿赂,卢植就说: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难道不能换种委婉的说辞,先应付下左丰这个小人,而一定要当众说吗?当卢植这么说后,站在了道德的致高点,根本没有给左丰台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