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安二十四年,太祖在长安,使曹仁讨关羽於樊,又遣禁助仁。秋,大霖雨,汉水溢,平地水数丈,禁等七军皆没。禁与诸将登高望水,无所回避,羽乘大船就攻禁等,禁遂降,惟庞德不屈节而死。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于禁传】
2、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关羽传】
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关羽传】
以禁有威重【于禁传】最号毅重【于禁传】
秋,大霖雨,汉水泛溢,禁所督七军皆没。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梁、郏、陆浑群盗或遥受羽印号,为之支党,羽威震华夏。【关羽传】
就引这两人的传记做对比和简要的字词翻译吧
1、降:投降 擒:捉拿 可知:于禁是主动投降关羽的,关羽被曹操擒拿以后是俘虏,从曹操遣关羽攻打白马上看,关羽的身份就应该是曹军的客将了,什么是客将,就是指客籍的将军。
2、元勋:元泛指第一的意思,勋即翻译为有功之臣。
从曹操对于禁的评价那句话上可以看出于禁投降的行为是令曹操很失望的;而对于关羽,曹操则是主动放走。且关羽回到刘备处时还受重用。
3、就是于禁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威重:威严和稳重、最号毅重:最称得上是坚毅和稳重】而就是得到这种评价的于禁都投降关羽了,所以关羽能威震华夏,说明于禁降关羽是威震华夏的原因之一。
1、关羽是自己离开曹操的 于禁是先被关羽关在江陵 然后江陵失陷后落到吴国手里 直到曹**后孙权为了打夷陵之战向魏国称臣交好 把于禁作为礼物送回去了 这个给魏文帝丢大脸了
2、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三国志 关张马黄赵传
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三国志 张乐于张徐传
老曹是这么看的
3、关羽投降的时候,刘备下落不明,手上兵力一点点;于禁投降时,自领大军屯于樊城旁边的平原地带
1、关羽是自己离开曹操的 于禁是先被关羽关在江陵 然后江陵失陷后落到吴国手里 直到曹**后孙权为了打夷陵之战向魏国称臣交好 把于禁作为礼物送回去了 这个给魏文帝丢大人了
2、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三国志 关张马黄赵传
太祖闻之,哀叹者久之,曰:“吾知禁三十年,何意临危处难,反不如庞德邪!”
--三国志 张乐于张徐传
老曹是这么看的
3、关羽投降的时候,刘备下落不明,手上兵力一点点;于禁投降时,自领大军屯于樊城旁边的平原地带